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上的都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上的都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的都城在那里?
隋朝的首都在大兴城(今西安)、洛阳城。
大兴城是始建于隋朝开皇元年(581年),是隋朝国都。直到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大兴城反为陪都。唐朝建立后,大兴城易名为长安城,属京兆府长安县、万年县,亦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外国文献上称为胡姆丹。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
一、国号:
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世袭爵位,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隋朝是西晋后汉族重新建立的大一统朝代。由于皇室姓杨,又称杨隋,尊称大隋。
二、历史: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营建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又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然而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李渊逼杨侑禅让,国号“唐”。619年王世充逼杨侗禅位,国号“郑”,隋朝彻底灭亡。
三、疆域:
隋灭陈后,疆域东起辽河、北抵大漠、西至敦煌、南据交趾,大业元年(605)又吞并林邑,国土面积达427万平方公里,不久林邑复国,大业五年(609)时隋朝一度吞并吐谷浑、伊吾,疆域达到极盛,国土面积达到467万平方公里。
隋朝的国都是哪里?
长安与洛阳都是隋朝的都城。 681年2月,北周覆亡,杨坚登基为帝(即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即长安)。 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并于606年颁布诏书迁都洛阳。
隋唐时期都城的布局规划有什么特点?
隋唐时期作的都城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为隋大兴-唐长安城,其布局规划的特点有:
1、隋大兴-唐长安城由内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构成。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的北部中央,各坊分布于宫城、皇城左右和皇城以南,呈棋盘状分布。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左右对称。整个都城规划整齐、布局严密。
2、隋大兴-唐长安城总体设计上是按照中轴对称的原则规划出来的。宫城和皇城位于中轴线上,各坊市对称分布,为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布局的继承和发展。
3、宫与其他区域隔离,从而加强了宫城的防卫。
4、隋大兴-唐长安城在规划设计上还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如都城东部有所谓的“六坡” 的岗阜高地横贯城内,在高地上布置官衙、王府、道观和寺院,除起到监视全城的作用之外,还加强了城市的立体感。
6、在规划设计上,风景区芙蓉园、曲江池于建筑结合为一体,不仅美化了城市,还是游览之所。这是古代都城规划上的一大创举。
7、都城内还分布有大量的道观和寺院,为北魏洛阳城城市规划的继承和发展,也反映了佛教、道教的广泛传播。
第二种形式为东都洛阳城,其布局规划的特点有:
1、隋唐洛阳城也是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构成。但宫城和皇城位于郭城的西北隅。这样的规划是为了与京城相区别,表明下京城一等。各坊位于宫城皇城以东、以南地区,虽然也是棋盘状分布,但均为方形。
2、宫城除南面建有皇城外,北建重城,西邻禁苑,东接东城,皇城、宫城均内外砌砖。皇城之南界以洛河,使其戒备坚固严密,又远在京师之外。
3、里坊面积缩小,为北魏洛阳城旧坊制的恢复。这有助于对居民的控制。这种布局规划于它既是都城又是战略要地的地位相适应。
4、洛阳城夹洛河而建,漕运便利,且于京师相比,多设一市,更多的考虑了工商业的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上的都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上的都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