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宋朝有叫韩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历史上宋朝有叫韩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历史记载有没有韩文这个人?
韩文(1441年—1526年),字贯道,洪洞人,北宋宰相韩琦的后代。明孝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因正直得罪刘瑾而被罚至“家业荡然”。刘瑾被诛后复职,致仕后加太子太保。卒赠太傅,谥忠定
安阳历史人物?
韩琦是北宋时期的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当时著名的"三朝宰相",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
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一起率军抗击西夏,在军中很有威望。之后,他又与范仲淹和富弼等人主持"庆历新政"。可以说,韩琦为相辅佐三朝,忠于职守,勤政爱民,为北宋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郭朴(1511年~1593年),字质夫,世称东野先生,乡人呼为“郭阁老”,明代安阳人。
韩琦 (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
北宋文臣谥号排名?
文臣一般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搭配的字有正、贞、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唐朝时,谥号最好的是“文贞”。魏征、张说谥“文贞”。宋朝时,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改为“文正”。到了夏竦被拟定要谥为文正的时候,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自宋朝以后,文臣顶级的谥号就是“文正”,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清代。
北宋名人出现的顺序?
潘美921年,赵普922年,曹彬931年,吕端935年,吕蒙正946年,王禹偁954年,王旦年杨延昭958年,寇准961年,王若钦962年丁谓962年,吕夷简***9年,范仲淹989年,丁度990年,孙复992年,胡瑗993年,包拯999年,曾公亮999年,富弼1004年,欧阳修1007年,张方平1007年,狄青1008年,韩琦1008年,苏洵1009年
韩琦在南宋很出名吗?都有什么贡献?
纠正一下,韩琦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词人。
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右仆射、司空兼侍中等职。
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人称“韩范”;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与富弼誉为封建官员楷模,并称“富韩”。
作品有《二府忠论》5卷、《谏垣存稿》3卷、《陕西奏议》50卷、《河北奏议》30卷、《杂奏议》30卷、《安阳集》五十卷,其词有四首被录入《全宋词》。
韩琦去世后,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宋英宗庙庭;宋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宋徽宗追封为魏郡王。
韩琦对北宋贡献:
①大胆举荐范仲淹,两人共同守疆防御西夏,人心归服,名重一时,朝廷倚为长城,天下人称为“韩范”;
②由范仲淹主持,韩琦、富弼等人积极参与的政治改革,积极推行各项新政措施,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
③治军有方,大力整顿军队,恩威并行,***用古法日月操练定州军队,结果定州军“精劲冠河朔”;
④理民得法,减免赋税,“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所至设条教,葺帑廪,治武库,劝农兴学,***乐其恺悌”。
首先,韩琦是北宋的人。出名程度一般,至少不如自己的朋友兼属下范仲淹有名。原因很简单,韩琦是一名偏武将的政治家,文学成就没有范仲淹高,所以在崇文抑武的宋朝,名气一般。
但是韩琦作为镇守西部边的将领,其斐然,与范仲淹,副帅狄青等人一起塑造了“精兵冠河朔”的北宋精锐西军。当地的百姓称赞:军中有一韩,夏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仲淹),夏贼闻之惊破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宋朝有叫韩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宋朝有叫韩琦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