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上的国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上的国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武运长久和旭日旗是否起源於中国?
都不是,日本虽然也接受了中国儒家文化,但是我们中国接受的是儒家文化的仁孝,日本是忠,武士道就是这样的结果。武运长久应该起源于甲午海战,日俄战争旗帜是古代日本说自己是日出之国,隋朝时候日本***派使臣向中国皇帝交国书有,日出处天子向日落处天子
日本的***按等级来说是国王还是皇帝?
外国的国王和皇帝,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历史上,***的统治者是不承认其他汉文化圈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的。今天,这方面已经没有要求了。自称皇帝便是皇帝。 隋炀帝时,大和的推古***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在国书中有“东***敬白西皇帝”之句,是首次在外交场合使用“***”一词。不过,隋书对此类国书的纪录为「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实际上,『日本书纪』缺乏可信性,被国际学者认为是伪书。)。 日本君主使用***称号,大概是在相当于中国唐朝的时期。唐高宗在674年使用***称号,与天后武皇后并称二圣,这可能影响到日本***称号的***用。日本***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天武***制定的689年颁布的《飞鸟净御原令》。明治时期之后***一词在日本国内广泛使用。有哪些中日文化的交流史?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日本由绳文文化向着弥生文化转型,出现了贫富差别、身份等级和阶级分化,之后开始在一些地区发展出小规模的村落国家。
这期间,也正是中国的两汉时期。《汉书》里记载,“乐浪海中由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这说明,当时的日本已经开始与中国汉王朝建立联系——虽然路途遥远,跨越海峡又危机重重,但是当时日本的诸多小国仍然不惜冒着重重危险,派遣使者到今天朝鲜平壤附近的乐浪郡献礼,换取赏赐后再返回。
《后汉书》单独为倭人立传。据记载,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在洛阳接见了来自倭的“奴”国使者,并授予其印绶。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证明了《后汉书》的记载无误。
但在两汉时期,中日交往是相当松散的,甚至可以说仅仅是形式上的,虽然我们无法排除这期间两国民间或许存在更为紧密的经贸和文化往来。古代日本开始被列入中国中原王朝的政治大事,出现在东汉结束以后的三国并立时期。
公元238年,魏国皇帝曹睿下旨司马懿率军讨伐盘踞在辽东的军阀公孙渊,并很快击溃后者,重新将辽东及今天的朝鲜半岛大部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统治。次年,日本的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派遣使者进贡。这两起***究竟有什么关联?
日本著名中国史学者藤家礼之助(1928-2010)生前曾长期出任东汉大学文学部教授,其所著的《中日交流两千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9年7月出版)一书指出,邪马台国在公元238年前曾长期向公孙氏地方***进贡,此举旨在维持包括邪马台国在内的日本列岛、朝鲜半岛政治秩序的相对稳定,避免邪马台国成为公孙氏讨伐扩张的对象。书中指出,公孙氏设置带方郡并在朝鲜半岛南部发挥影响力,这使得邪马台国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以从属的姿态同它往来。而当曹魏***灭掉公孙氏后,“倭”就摇身一变,马上向更强者表示忠诚,寻求谅解(“倭”国此前向中原王朝进贡求封,而后将保护者转变成公孙氏,这完全可能成为曹魏王朝的讨伐借口)。
曹魏***的大权很快落入司马氏之手。西晋一统全国后,又令人惊愕的滑入“八王之乱”。据《中日交流两千年》一书分析,同时期的日本很可能也出现了内乱,这可以被理解为“诞生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所必须经历”的劫难。所以从曹魏晚期以后的100多年里,中日交流再度中断。
按照《中日交流两千年》书中的解释,公孙氏盘踞辽东时期或之前,“倭”人就试图在朝鲜半岛建立据点;而更为确凿的是,公元4世纪后期,古代日本已经谋求对朝鲜半岛进行蚕食,多次发起与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的战争,而与百济同盟。而中日恢复官方交往的时间,是在413年,即刘裕掌权下的东晋王朝末期。刘宋时期,倭国使臣多次遣使朝贡。
中日交流在隋朝掀起了一个不小的波澜。日本方面的遣隋使递交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隋炀帝大怒,因为日本的国书将之与中国中原放在了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日本的国君居然敢自称“天子”。隋朝方面对于日本国书的处置方式是,一方面斥责日方狂妄,另一方面又派出使者,褒奖倭王朝贡之志,“这确实表明了中华民族在区别原则和现实方面的宽容态度”。
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多达十六批次。书作者坦言,日本遣唐的热情长期不变,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唐高宗时期,唐朝在朝鲜半岛取得的压倒性军事优势,尤其是在灭掉高句丽以后又出兵灭掉了倭国在朝鲜半岛确立的联盟者百济,并会同新罗击败了日本侵略军,这使得日本方面对于唐朝心悦诚服。很显然,日本在中国唐朝面前摆出的低姿态,与1400年后敬服美国的做法,是高度一致的。
中日交流从宋朝开始,悄然转向了一个疏远化的过程。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觉得从唐朝时期已经学到了足够多的制度、文化成果,反过来对于陷入南北对峙的宋朝多少有些漠视甚至蔑视;另一方面,先后入主中原的元朝、清朝,被日方认为并非纯正的华夏王朝,日方甚至在宋末、明末长期援助抗元、抗清的半民间武装。再加上明朝年间猖獗一时的倭寇对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滋扰,以及丰臣秀吉发起的侵略朝鲜战争,较为严重的破坏了中日两国的民间感情,所以这种疏远化的态度也必然会波及到官方层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上的国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上的国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