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的历史之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夏朝的历史之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夏朝是没有被证明和国际不被承认的朝代吗?有没有可能真的是古埃及文明的延续?

夏朝是没有被证明和国际不被承认的朝代吗?有没有可能真的是古埃及文明的延续?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表述一下我对此类问题长盛不衰的看法。

夏朝的历史之谜-夏朝的史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个人认为,将中国古代夏朝与古埃及文明,或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体系中的苏美尔文明联系在一起,这种观点,是受文明西来说的影响。而文明西来说,则源于欧洲中心主义。

图一:甲骨文“夏”字,是一个人手持锄具的形象。

夏朝的历史之谜-夏朝的史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欧洲中心主义

所谓的欧洲中心主义,是十九世纪时在西方学术界风靡一时,一举占据统治地位的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思想。欧洲中心主义是一种将欧洲人与非欧洲人区分开来的观念,其文化的核心是要使这一文化在欧洲内和欧洲外都获得霸权地位——认为欧洲民族和文化优越于所有非欧洲的民族和文化。

夏朝的历史之谜-夏朝的史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欧洲文化至高无上为前提的思考下,否认文明的多样性与多源化,致力于证明人类文明统一发源于两河流域,向西影响欧洲,向东影响亚洲,是符合西方的历史学、人类学乃至神学的利益的。

几度兴起又衰落的西来说

1. 最早提出西来说的,是西学东渐时期的天主教传教士

比如南怀仁在《道学家传》小序中称伏羲是亚当的“第十三代子孙”。李祖白因受汤若望的影响,在《天学传概》中,也提出“中国之初人实如德亚之苗裔”。这种说法立即遭到了中国学界的反对。

2. 到了清末,法国学者拉克伯里再度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论

他于1894年发表论文《古代中国文化西源考》,通过比较古代中国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的近百种相似之处,提出惊人***说。声称黄帝是约公元前2282年左右率领部众迁至中国的一位巴克族(古闪米特人一支)首领,巴比伦典籍中称其为奈亨台(Nakunte)。但随着中国本土考古学的起步,许多古人类化石在中国相继被发现,成为了驳斥“中国人来自西方”***说的有利论据。缪凤林首先在《中国民族西来辩》中,根据爪哇人等化石证据明确指出:“东亚之有人,为期实先于西亚”。其后,在学者们的努力下,西来说所依据的不少上古典籍被考证为后世伪作。

五四运动之后,拉克伯里的***说逐渐失去支持,被中国学界否定。

3. 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并在当地发掘出许多彩陶

在比较了当地彩陶和中亚阿什哈巴德附近发现的安诺文化彩陶、乌克兰的特里波列文化彩陶,以及甘肃一带发现的彩陶之后,安特生在《中华远古之文化》一文中提出,从中亚开始,彩陶的成品年代逐渐接近当代,说明中国陶器的制作技术是从中亚传入的,因此中国文化亦有可能是从中亚传入的。

但是在1931年,中国学者梁思永发现了河南安阳的后岗三叠层,证明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朝文化一脉相承,未受外界根本性的影响,安特生也承认了这一点。1945年,夏鼐通过在甘肃一带的考古发现,指出安特生对于当地齐家文化的分期有误,齐家文化实际上并不早于仰韶文化,因此安特生的***说失去了实证支持。此后安特生本人也不再坚持中国文化西来说。

夏朝和古埃及没有关系

根据一本书《跨越三千年的因缘:揭示华夏文明起源的惊天秘密》(老是有这种奇书),持支持大夏就是古埃及观点的人主要有几点凭据:

观点其一,夏商周统治者皆称王,而不是皇帝;

在中国历史中,皇帝称号是由秦始皇创制使用的,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功劳成就远高于历代统治者,可以直追三皇五帝。其后为各朝代的君主沿袭。

而法老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称,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在古王国时代仅指王宫,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作为颂词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

观点其二,埃及象形文字和中国文字有相似之处;

继续拿法老举例。

因为都是象形文字,有人、有鸟、有鱼虫吗?

图二:埃及圣书体文字,意思是:法老

图三:中国甲骨文,“王”字

很明显,两个字没有相似性可言。

观点其三,记载说大禹兴于西羌、西夷,他们认为西羌就是古埃及;

图四:耜(lei,第三声)

大禹治水的工具是耜,中国的耜耕农业时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发达的。这种工具,就想问一下:埃及有没有出土过?

观点其四,另有人认为,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在一千多年后突然消失,其真相是迁徙到古埃及,并发展了后续的古埃及文化。

图五:从良渚到开罗(这要是开车,得花多少油钱呃……)

这个问题,单看距离,大家觉得有可能吗?

至于英语单词夏天(summer)源于苏美尔(sumer),并因此判断认为苏美尔就是中国古代的夏朝,这也是捕风捉影

1. 英语单词summer,意为夏天

summer一词,源于公元900年,与挪威语的sumar,荷兰zomer,德国sommer同源,古英语是sumor,中古英语是sumer。

2. 苏美尔(sumer),这个名字是外族为苏美尔人起的,意为“黑头”

苏美这个名字并不是苏美人自己的称呼,而是其他人给他们的名字,最早使用这个名字的是阿卡德人。苏美人称自己为“黑头人”,他们称其居住的地方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阿卡德人所使用的“Shumer”这个词有可能是这个名称的一个地方方言的变异。

3. 中文“夏”字的演变

夏,在说文解字中,描述为: 中国之人也,从夂从页从臼,臼,两手,夂,两足也。

在甲骨文中则表示一个人赤着脚,拿着尖头农具,意为准备下地干活。

为什么是这个形象?

因为夏人创造了最早的农业制度。

【感谢阅读,我是夜未央】

夏朝没有实物证明,所以国际不承认。

据2003年又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旨在用实物来证明中华文明是原生文明,并非外来文明。

随着良渚遗址、石峁古城、凌家滩遗址、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挖掘,去年年初提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证明了中国确实五千年的文明史。

夏应是当时城邦制国家中有势力的一个或者是盟主。

所以不可能是古埃及的延续。

古埃及最多只有六千年。

而贾湖遗址出土文物和遗址,证明有八千年历史!

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8千年前的文字和各种生活物件,还有现在还能吹歌的古笛。其中那几个早期文字,目和日字我们现在还认识,而文字和文化是要时间积累的,还可以把时间向前推!

下图贾湖遗址出土的原始文字


贾湖遗址证明中华文明比所谓埃及文化多了两千年,我们在前,埃及在后,而且一脉相承

古代人类经历了石器时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文物各地都有。但是只有中国有无与伦比的丰富的玉石文化和玉器文物遗存。

八千年前的兴隆洼文化玉器


玉文化从一开始绵延至今,从未断绝

看看远古墓葬中陪葬的玉器

安徽凌家滩文化的,距今已经有约6000年

良渚文化的,距今5300-4500年左右

玉文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连绵了八千年了。

埃及文物中有玉器么!有玉文化吗!

史前一万年的稻田,能耕种了,自然有吃的了,温饱就开始创造文化了,中华文化就还样创造出来了。

我们有独特的传承八九千年的玉文化。

我们有独一无二的龙崇拜。

我们有从贾湖早期文字→甲骨文→现代汉字,一脉相承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连文字都和埃及不一样。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和埃及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华文化不是埃及文化继承!

老朽觉得夏朝只是不被国际承认,不是没有证明的朝代。而且在18世纪中期之前,商朝也是不被承认的朝代,后来随着甲骨文和殷墟的出土才逐渐被承认。而夏朝不是无从证明,龙山和二里头遗迹都能证明其存在的印记,只是我们的发现不完全符合西方学者制定的文明三标准而已。所谓的文明三标准是:

1、超过5000人居住的城市。

2、可以考证的文字。

3、复杂的礼仪建筑。

这三条标准无疑是为西方文明量身定做的,但对西方文明体系之外的其他文明就只能呵呵了。所谓国际不承认夏朝其实就是西方玩双标的典范,考古发现二里头遗迹的范围约3平方公里,肯定是超过5000人的大邑无疑,但人家说不能证明这就是夏都。咱们拿着《史记》《括地志》说老早就记载这里就是夏都,人家说不排除传说***的可能性。咱们拿着复原陶器上的陶文说这应该是文字,因为结构复杂且不是图画,人家说你无法与现代你用的文字连接起来,不能证明这是文字。最后人家看着超过2000平米的宫殿说第三条也不符合,这是居住建筑,不是礼仪建筑。这你还怎么和人家玩?

最后拿着龙山出土的遗骨做鉴定,证明出遗骨超过4500年且与现代***的Y染色体的标识性特征完全一致。人家说这能证明骨头是你们祖宗,但是和夏朝有什么关系?老朽觉得中国的考古界真的很有涵养,换成我早就掀桌子了,QNMD,老子不陪你们扯淡了。

至于题主说埃及文明延续的可能性,老朽个人的观点是可能性不大。因为埃及按照西方考证的最早文明为涅伽达文化一期,而古埃及的圣体文产生于涅伽达文化一期末段,也就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种文字是很成熟的,已经具备音和意的分标了,必然有母文字。如果夏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延续的话,那么在文字一项上,应该不会有这么大的考古难度,夏朝文字的考据难度反而可以侧面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独立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的历史之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的历史之谜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