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一文看清三国历史走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一文看清三国历史走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后到唐的历史是怎样的?
  2. 请说出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分别是什么?
  3. 三国演义的成书,经过了哪三个阶段?
  4. 三国鼎立指哪三国他们建立者分别为谁?

三国后到唐的历史是怎样的?

公元266年三国统一,归于西晋;公元304年西晋灭亡,进入“五胡十六国”和东晋对峙时期;公元386年北方统一,北魏***建立;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南朝宋***建立;公元550年北魏一分为二,东面为北齐,西面为北周;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公元589年南朝宋灭亡后,依次被“南齐”、“南梁”、“陈”三个***取代;公元581年隋朝统一全国;李唐灭隋朝,建立唐朝

一文看清三国历史走向-一文看清三国历史走向的诗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请说出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分别是什么?

史前时期是中国历史萌芽阶段,夏商周时期是奴隶制阶段,秦汉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建立并确定下来的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制度成长并且向成熟转化的重要时期为以后封建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国演义的成书,经过了哪三个阶段?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一文看清三国历史走向-一文看清三国历史走向的诗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阶段:说唱文学。

从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来看,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

一文看清三国历史走向-一文看清三国历史走向的诗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阶段:

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又据《东坡志林》载,王彭尝云:“徐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民间说三国故事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

第三阶段:舞台戏剧。

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台。《宋史·范纯礼传》及南宋姜白石《观灯口号》等诗歌中都有演出三国戏的记载。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在这些剧本中,继续表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 三国故事流传既有那么长的历史,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可能很早就产生了。

但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部《三国志平话》,是元代至治年间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这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它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从评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不仅拥刘反曹的倾向极为鲜明,而且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张飞的形象最活跃、最有生气,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写得很突出。

全书内容大半是不同于正史的附会和传说,像司马仲相断狱的因果报应故事,张飞殴打常侍段珪、杀定州太守,以及刘、关、张太行山落草等,情节都很离奇。而且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

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可知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鼎立指哪三国他们建立者分别为谁?

曹魏,曹丕于220年建立蜀汉,刘备于221年建立东吴,孙权于229年建立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称为“三国鼎立”。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221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一文看清三国历史走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一文看清三国历史走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