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吕夷简和宋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吕夷简和宋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姓吕的名人都有哪些啊?
1、吕布
吕布的武力值在三国里毫无疑问是第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相应的信义值在三国里就是倒数几位的了,刘备称他是噬人的猛虎,曹操说他是养不熟的老鹰。白门楼前让温侯丧命的就是这两位枭雄,求贤若渴的两位对吕布弃之如敝屣,可见吕布为人的失败。
2、吕洞宾
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一说陕西省人,号纯阳子,唐代八仙之一,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四方云游,自称回道人。被道教全真教尊为北五祖之一。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
3、吕不韦
战国时秦丞相,被封为文信侯,称为“仲父”。门下曾有宾客三千,并让他们编著有《吕氏春秋》。吕不韦在商海和官场的取得的成就是值得我们传唱的,但是人无完人,吕不韦也有他自身的缺陷和失误。
4、吕雉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5、吕蒙
汉末三国吴国名将。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从围曹仁于南郡,并于濡须数御曹军,屡献奇计,累功拜庐江太守。
6、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7、吕夷简(***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路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祖籍京东路莱州(今属山东)。北宋政治家,太子太师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
嘉佑三年是哪年?
嘉佑这个年号是北宋仁宗皇帝在位期间使用的第九个年号,也是其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即公元1056年至1063年,嘉佑三年是公元1058年,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位皇帝,明君,在位期间是人才济济,先后涌现了范仲淹,吕夷简,富弼,文彦博,晏殊,包拯,司马光,狄青等一大批治世能臣,开创了北宋盛世,驾崩之后,是第一位以仁作为庙号的君主。
同是古代宰执,北宋吕夷简与明朝杨廷和,功过如何评说?
吕夷简是宋朝一位著名的宰相,是宋朝立国以来,仅次于赵普执政时间最长的宰相。在他长达十三年的执政时间里,对于宋仁宗一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有人说吕夷简一生为宋朝劳心劳力,维护了宋仁宗一朝的稳定与和平,是一位有着大贡献的好官。但是也有人说吕夷简刚愎自用,任用亲信,为一代奸臣。这种说法不仅是在古代,在现代也是存在的。
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欧阳修就曾经说过:“吕夷简为陛下宰相,而致四郊多垒,百姓内困,贤愚倒置,纪纲大堕,二十余年间,坏乱天下。人臣大富贵,夷简享之而去,天下大忧患,留与陛下当之。”
欧阳修虽然没有直接将吕夷简钉在奸臣的十字架上,但是这封上奏宋仁宗,弹劾吕夷简的奏疏,已经将吕夷简贬到一个很低的地步。就算没有明确说,也差不了多少了。
现代人认为在关于宋仁宗是否废立郭皇后一事上面,范仲淹毫无畏惧,坚持反对,并且最终丢了职位,是大大的忠臣。而且他还说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语句,使得众人对范仲淹的个人印象好到了极致。所以站在范仲淹对立面,并不劝解宋仁宗,并且对此表示赞同的吕夷简,自然也就成了大家口中的奸臣了。
个人认为,吕夷简绝不是奸臣,而是一位好官。他在宋仁宗一朝所做的事情,足够让他流芳百世,配享太庙香火。
杨延和十二岁中举,十九岁考中进士。三十二岁升任翰林修撰参与编修《宪宗实录》和《大明会典》。两年后《宪宗实录》成书,杨廷和升为侍读,不久后改任左春坊左中允,侍奉皇太子朱厚照。朱厚照继位第二年,杨廷和就进入内阁。年少成名之时,时人就说杨廷和“郁然负公辅望。”即有当首辅的声望,好比说现在一个毛头小伙子,大家都说他将来能做总理,想想也真是不可思议。
廷和为相,虽无能改于其德,然流贼炽而无土崩之虞,宗籓叛而无瓦解之患者,固赖庙堂有经济之远略也。至其诛大奸,决大策,扶危定倾,功在社稷,即周勃、韩琦殆无以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吕夷简和宋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吕夷简和宋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