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曹操宋朝以前历史形象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曹操宋朝以前历史形象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什么样的曹操?
  2. 浅谈曹操形象变迁,为何到了宋代开始形象大变?

什么样的曹操?

曹操是一个有野心也有着具备得到天下的能力,但是他特别有报复心理。

曹操宋朝以前历史形象特点-曹操宋朝以前历史形象特点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说曹操是一个被人佩服的英雄,但是也是一个奸人。

曹操能成为别人眼中的英雄也是有他的能力的,他的出生以后家里面的父母很少管教他,他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完成了自己伟大的一生。

曹操宋朝以前历史形象特点-曹操宋朝以前历史形象特点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他是一个奸人也没有说错,他说过一句话就是他可以负了所有的人,而所有的人却不能负了他,把他自私自利的态度表现得很淋漓一致。

白脸的曹操。在京剧里,曹操的脸谱是白色的,白脸一般表示人物的奸诈和狠毒。

曹操宋朝以前历史形象特点-曹操宋朝以前历史形象特点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白色脸(又称油白脸)有几种用意:一种是用于童颜鹤发的老英雄、将官,例如《四杰村》之鲍赐安、《闹昆阳》之耿衍;一种是与抹脸的有关联,奸凶武人常用白色脸,如《战冀州》之杨阜、《艳阳楼》之高登;再一种与前者相类,但只是刚愎成性,如《失街亭》之马谡、《阳平关》之徐晃。太监用白色脸表示其性情奸诈和肤色白皙,如《黄金台》之伊立。有的僧人,身体健壮,武艺高强,也用白色脸,如《野猪林》之鲁智深、《五台山》之杨延德。

因为曹操是奸臣,而奸臣的脸谱是用白色打底,所以曹操在戏曲中的脸谱是白色的。

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曹操生在群雄并起的时代。无论是***剧还是正史对曹操的评价都褒贬不一。有说他是奸诈小人,有说他重情重义。有人说他***狂魔,又有人说他儿女情长。不管怎样的曹操,都是有着举足轻重历史地位的人物,也是三国的风云人物。许劭评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浅谈曹操形象变迁,为何到了宋代开始形象大变?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的奠基人。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天下大乱,地方割据势力崛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天子的名义派兵征战四方。

对内,曹操消了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地方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安定百姓生活,曹操***取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等一系列措施,从而使中原社会逐渐稳定、经济出现转机,一改东汉末年社会的颓丧局面。

曹操此人非常有才华,他不仅是个卓越军事家、政治家,领导了官渡之战、匡亭之战等许多战役并取得了胜利。除此之外,曹操还是个文学家,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等许多名句传世。曹操的形象随着朝代更迭一直可以说是变化多端,被不同朝代的人们描述成不同的形象。

与"仁义"的刘备不同.他的性格阴险.奸诈.暴虐.多疑,一旦大权在握,则就会为所欲为 ,与诸葛等人的忠军爱国形象对比,曹操的形象很鲜明也反叛,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汗献帝成了他的傀儡,因此被他的政治对手骂为"名为汗将,实为汗贼"。

曹操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但是,他也是一个自私的人,一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就可看出曹操的性格,其形象虽不为人喜爱,但也深刻的体现出当时动荡不安的历史环境!

隋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地方割据势力崛起,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英雄层出不穷,曹操被描述为“超世之雄”,他拥有雄才大略,广纳贤才,为曹魏***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在隋唐时期深受人们欢迎。

而在宋代,曹操则变成了“名为汉将,实为汉贼”等被批判的形象,原因就是经过长期的战乱,到宋代时儒家一直提倡的三纲五常、君臣***已经衰弱,加之三教并行,佛教与道教的兴起,儒学家为了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重新对儒家经典进行解读注释。

同时,朱熹、二程等人发展理学,十分提倡纲常***。同时又兴起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陆王心学,儒学走向复兴。在南宋时,程朱理学被列为官方思想,确定其正统地位,影响逐渐增大。儒家不喜欢甚至是批判僭越君王的曹操,大肆批判曹操,加上宋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肯定不希望有曹操这样的人出现,威胁皇权,因此就利用儒家加强对曹操的批判,所以,曹操的形象到了宋代会大变。

曹操是三国时期曹魏集团的代表人物,既是政治家、军事家又是文学家,他拥有卓越的政治才干和无与伦比的权谋手段,又兼具奸诈狡猾、阴险多变的性格特征,故此在众多的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常被记载刻画成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最为成功。

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也有人认为他是 “古今来奸雄中第一人”,还有人认为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正因如此,曹操的形象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里都有着不同的展现。

首先是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陈寿是三国时期蜀汉、西晋著名史学家,265 年晋取代魏之后,陈寿从四川来到洛阳,开始著书立作。他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他在编撰《三国志》时,以“魏”为正统,也维护了曹操的形象。尽管也描写了一些曹操的阴暗面,但也没有全面否定其历史功绩,还是比较符合真实的历史和曹操形象。他通过大量史实把曹操定位为治世之能臣,例如曹操围剿黄巾军,只为匡扶汉室,全无篡位之心;董卓东进洛阳、废除弘农王后,曹操更是积极参加讨逆军,成为匡扶汉室的一员;其次是曹操具有爱民之心,如在打败河北袁绍后,同情河北所受战乱带来的灾难,免去租赋等。另外,在陈寿笔下,曹操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展露无遗。如官渡之战中出奇兵烧了袁绍粮草,并以少胜多等。这言之,《三国志》中的曹操基本上是正面形象。

到南北朝时期后,由于曹魏正统观念逐渐变化,蜀汉取代曹魏成为人们心中的正统,加之南朝宋裴松之注解《三国志》中,曹操残忍的一面逐渐被关注,曹操逐渐成为阴险狡诈、弑杀无情、欺君罔上的负面人物。

其次是元末明初***家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朱元璋和蒙古人南北对峙的局面,类似于南北朝、南宋与金、辽时代,这个时期的***迫切希望能够北伐一统。在文化层面上,开始怀念刘备北伐,认为蜀汉是三国时期正统。这时出现的《三国演义》理所当然尊蜀汉为正统。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汉室宗亲”、“刘皇叔”,是勤政爱民、仁义之人,曹操则“名为汉相,实乃汉贼”。

至于曹操形象在宋代开始大为改变的原因,主要在于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他在66岁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鸿篇巨著《资治通鉴》。书中即肯定了曹操的政治功绩和优秀品质。又评价其为“乱世之奸雄”。在曹操东征陶谦中,司马光认为曹操“杀男女数十万,泗水为之不流”,具有缠绕嗜杀的性格特征。在司马光的影响下,宋词元曲中但凡有《三国》的内容,曹操一律塑造成“奸贼”形象,还蔑称曹操为“阿瞒”。因此在宋元时期,曹操的“奸臣”形象不断深化,文人雅士也推波助澜不断树立刘备、关羽等忠义、仁爱形象,一味贬低、嘲讽曹操,让曹操的“奸贼”形象在民间形成,并一直流传至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曹操宋朝以前历史形象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曹操宋朝以前历史形象特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