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宋朝历史知识整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南宋朝历史知识整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唐宋元时间轴?
隋朝——561-618
唐朝——618-907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
北宋——960-1127 辽(契丹)——916-1125 西夏——1038-1227
南宋——1127-1279 金——1115-1234
元——1271-1368
宋朝为什么分南宋、北宋,而不是分东宋、西宋?
中国历史的政治格局,唐以前主要是东西格局,如果再往前,秦汉以前更是如此。而唐以后由于南方的全面开发,和东北的兴起,政治格局演变为南北格局。
所以有学者把中国历史发展格局,形象的比作“十”字,先横后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前期:东征西讨西方胜,后期:南征北战北方胜;暗合:西高东低西方胜,北高南低北方胜。
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是后世史学家为了区分***而起的名字。
北宋和南宋的分节点是“靖康之乱”,1127年,金兵攻破东京(今天开封),俘虏了包括宋徽宗和宋钦宗在内的一众皇室,北宋宣告灭亡;同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天商丘)建立***并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今天杭州),史称南宋。
北宋、南宋都是后世之人给起的名字,究其原因可能是两个***都城对应的地理位置,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但是在当时,是没有南宋和北宋这两种叫法的,有的只有一个国号“宋”。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西汉和东汉,西汉都城是长安,东汉都城在洛阳,地理位置刚好是东西相对;西晋和东晋也是如此;
南北朝时期,北魏(由拓跋珪建立)拆分成两个国家:东魏和西魏,之后这个两个国家又被北周和北齐替代;而南方***没有分裂,但是经历朝代的国号都和历史上的朝代重合了,所以要在所有国号前面冠之“南”字以区分。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怕和历史上其它***给搞混了。为了区别赵匡胤建立的宋和刘裕建立的宋,刘裕所建立的宋的叫法还要特殊些,通常一般称之为“南朝宋”。(南朝四个***:宋齐梁陈)
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元顺帝逃往北方,为了区别之前的元朝***,我们一般将之后的***称为北元。
当代还有一个比较大的误会就是“蜀汉”,刘备建立的***国号就是“汉”,主体是汉,而不是蜀。蜀汉这个称号也是后世人们受到《三国志·蜀书》的影响而起名的。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国号的冷知识,欢迎留言!
我是婧子,很高兴回答宋朝为啥分南宋北宋,不分东宋和西宋”这个问题。
其实把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只是后人为区分宋朝而说。当时都统称为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的依据是都城的位置。北宋的都城是北方的开封,南宋的行都是南方的临安(今杭州),注意是行都,因为人家惦记着都城开封呢。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也是因为都城的位置,西汉以长安为都城,而东汉以洛阳为都城,长安在西,洛阳在东。
公元960年,北周诸将,在陈桥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开封。经过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两朝,实现全国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象。公元1004年,打了几十年的辽和宋定下“澶渊之盟”,维持百年的和平,双方尤其是宋朝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我国历史上发展的顶峰。
澶渊之盟签订图
1118年,宋徽宗时期,宋和金定下“海上之盟”,宋金联合抗辽。辽败了以后,金又开始欺负宋朝了。1127年,靖康之变,宋朝基本算是覆灭。同年,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即位,算是续上宋朝,后定临安为行都。同时被金追着打。经过“绍兴协议”南宋和金也进入和平期。
1233年,南宋答应蒙古联合抗金,1234年,金灭亡。南宋又开始受到蒙古的威胁。1275年,涯山海战,南宋灭亡。
所谓北宋、南宋只是后世史家为了断代方便而人为认定的一种说法,在两个王朝存在期间是没有这种区分的。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在它们存在时都叫宋!宋高宗赵构之所以沿用宋这个国号,为的就是强调他是宋徽宗赵佶的亲儿子、宋王朝的“合法”继承人!改用其他国号,那他赵构算什么?
▲宋高宗赵构
何谓北宋、南宋
中国历史上宋王朝远不止北宋、南宋,南北朝时期的南朝还有一个宋王朝!这些王朝的国号都是宋,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对于后世史家而言,那就麻烦了,都叫宋,到底谁是谁?为了断代和研究的方便,后世史家将刘寄奴建立的那个宋称为了刘宋,有时也称之为南朝宋。而老赵家建立的北宋和南宋都是赵宋,总不能叫“赵宋甲”“赵宋乙”吧?所以,后世史家按照其都城的方位对其进行了区分,开封在北,所以叫北宋;杭州在南,所以叫南宋。
▲刘宋高祖刘寄奴
南北东西并不绝对
所谓北宋、南宋只是后世史家的人为区分而已。换句话说,如果您非要说它们是宋A、宋B或者前宋、后宋也是完全可以的,您自己能够看明白就行。所谓北宋、南宋只是接受面比较广而已,并不是绝对。比如西汉与东汉,在中国历史上就曾经被史家以时间为标准、分为了前汉和后汉,并不一定非要按都城位置分为西汉、东汉。《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用的就是以时间为标准的分法,所谓后汉,其实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东汉。
以姓氏区分的王朝
除了南北宋、前后汉之外,因为一些国号使用的王朝较多,后世史家们为了进行区分,有时候还会用皇帝的姓氏来进行区分。比如前面提到的刘宋,还有武则天建立的武周,都是用姓氏来区分的。因为除了武周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北周、后周等多个王朝以周作为国号。
▲武则天
特殊的王朝——汉赵
除了以上提到的王朝,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汉赵。“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了一个“汉王朝”,但这个“汉王朝”没多久便进入了内乱期。之后,刘渊的从子刘曜反叛,改国号为赵。无处同时,石勒又建立了另外一个赵。为了区分,后世史家将老刘家建立的汉和赵合起来称为了“汉赵”。当然,也有史家将汉赵称为前赵,而将石勒建立的那个赵称为后赵。所以,这一切都只是后世史家的人为定义,并不是绝对,您也可以自己定,只要您自己看得明白就行。
还是前面提到的汉赵,在《晋书》中却又换了一个名字,被称为了伪赵。这个应该好理解吧?比如我们熟知的伪满,也是同样道理。因为不被某一朝代所承认,所以加上了“伪”。但无论汉赵、前赵、伪赵,指的都是同一个王朝。
综上所述,所谓北宋、南宋,只是后世史家为断代和研究方便而人为制造出来的概念。您可以叫他北宋、南宋,也可以叫他前宋、后宋,甚至还可以叫他宋A、宋B,只要您自己能看明白就行。北宋、南宋只是一个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概念,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就像西汉、东汉那样,你可以用东西来区分,也可以用前后来区分,没有一个绝对标准。只不过某些标准用得多了,也便被人当成“习惯用法”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宋朝历史知识整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宋朝历史知识整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