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历史特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夏朝历史特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夏商周的阶段特征?
1除了东周时期已初步具备封建社会的属性之外, 夏商周三朝都是奴隶制社会。
2夏商周所经历的时间都比较长。 夏朝, 前2207~前1766, 共历441年; 商朝, 前1765~前1122, 共历643年; 周朝, 前1121~前249, 共历872年。
夏商周的阶段特征?
夏商周时期的历史的特点:
1
松散的统一:夏商周王朝中央没有能够对疆域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夏商周的行政区,一般由两个基本区域组成,一是天子直接管理的区域,称作王畿; 一是天子通过分封或承认地方诸侯而实行间接统治的区域。 当王超强生时,前来朝贡的诸侯就会比较多,就能维持一个比较大的统治区域; 而当王朝较为衰弱时,诸侯就会摆脱王朝统辖,甚至威胁弱小诸侯成为自己附属国。 分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诸侯的控制,但由于对王畿外仍然实行间接统治的方式,所以到最后这些诸侯也对王朝形成离心倾向。 夏商周这种王畿内外分区治理体制的实行,在交通和通讯条件有很大局限的条件下,为建立较大规模的王朝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后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神权”十分强大:夏商周通过神权来确定王朝统治的合法性,似乎王的命令并非来源于王权,而是来源于祖先和社稷神,但又必须看到,夏商周三代的神权并没有发展成为独立于***之外的另一种权力,神权再强大,也只是统治者“设教”的工具。 政治权利以及统治者的现实利益始终处于人神关系的中心位置。 事神的目的是教民事君,这种以人的现实利益为中心的事神态度,也是夏商周宗教信仰的重要特征,它对于后来中国社会宗教信仰的发展影响巨大。
3
没有打破血缘纽带:夏商周虽已经进入文明时代,但人们的社会组织关系并没有打破氏族社会延续下来的血缘纽带,相反,由于血缘关系在组织政治力量、军事力量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因此在夏商周时期获得较***展。 夏代的政治集团往往以“氏”为称,西周初年,殷商遗民被称作“殷民六族”、“怀姓九总”,而周朝的宗法制就是周人对这种血缘组织关系的创造性发展,宗法制最大限度利用了血缘关系所具有的组织与发动社会力量的能量,这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中社会组织特征的集中体现。 除此,反映了土地国有、村社共耕以及早期劳役地租形式的井田制,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权利等诸多方面实行地域区别的国野制度等,也是夏商周的独特内容。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称为西周。公元前771年,太子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文明勃兴,农业经济发展,青铜文明辉煌,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夏朝的到清朝王朝更替的特征?
我国历史上的王朝更迭主要体现出三大特征。
第一是本身的腐朽导致王朝更迭。如夏,商,西晋,唐,宋,元,清,七个王朝就表现得十分明显。也就是说王朝本身出现了重大问题,继而导致治国理政官员吏治出现了大问题(吏治***,制度腐朽),而朝廷又长时间地不去解决,导致形成了无法解决的局面,最终导致王朝的倾覆。这个是我国历史王朝发生更迭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是出现了强大的势力威胁而无法解决。如周朝,汉朝,明朝。他们主要是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实力。
周朝从东周开始,其实细究起来应该是从西周周宣王开始(因为征伐失败,军队人员遭到大损),天子就逐渐对诸侯国失去了约束力,最终是强大的秦国一统天下。
汉朝也是因为各州豪杰并起,割据局面出现,汉献帝又没有属于自己的武装,无法解决此问题,从而成为了一个傀儡,随着曹丕篡汉,汉朝宣告灭亡。
而明朝则是因为后金的崛起,要知道崇祯并非无道昏庸之主,后金的不断威胁侵扰,使明朝得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内患,最终亡于内患。
第三是王朝本身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而是发生了继承人的失误,导致王朝更迭。
判断继承人是否属于失误,要看后来的影响。如秦朝的赵高改遗诏,将王朝继承人改变,继而发生一系列反应,秦朝迅速走向灭亡。
隋朝也是如此,若不是杨广继承帝位,或许历史将发生改变。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王朝发生更迭的三个特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历史特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历史特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