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角度看隋朝史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角度看隋朝史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唐演义是正史吗?
不是;
解读:
《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体***,共二十卷,一百回。关于《隋唐演义》的成书时间,鲁迅认为它成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现存最早刻印刊行版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雪草堂刊本。
如何较全面地了解隋唐历史?
要系统学习隋唐史,还是要从原始史料入手。首先是正史,包括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这是传记体,但里边的《志》很重要。要了解隋唐制度,必须读正史的《志》。
其次是《资治通鉴》。通鉴看起来是二手资料,但由于剪裁精当,叙事条理而简练,所以,了解隋唐史,其实从通鉴入手是最合适的。
第三是典章制度的书。《通典》必读。
第四是文集等资料。《全唐文》《全唐诗》多翻翻。特别是出土的墓志之类,有很多史料价值。
还有出土文献,要深入研究的话,也要阅读。
当然,我说的是专业。如果只是了解,读一些通俗读物也行。
如何评价秦隋两朝?
这是个好问题。人们眼里往往只有“大汉王朝、***王朝”,将诅咒全部都给了秦始皇和隋炀帝,这其实是“数典忘祖”,是非常不公平的,是历史的的虚无主义。
秦始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古一帝”,不说万里长城吧,就是我们现在的文明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中华文化没有断裂,不就是归功于秦始皇当年的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吗?
还有隋朝的大运河,千百年来,沿河两岸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不应该感谢隋朝的皇帝吗?还有北方人的口粮不都是通过大运河的漕运而来的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要动不动就要砍树,要斩草除根,这是割裂历史。
秦随两朝虽然都是短命的王朝,但是这两个王朝都在战乱中结束了杀戮,统一了中国,为“后浪”奠定了和平发展的基础;汉承秦制,“萧规曹随”,秦隋两朝的政治制度影响了后来的王朝千百年。
同样,短命的秦隋两朝也为“后浪”提供了一面镜子;没有这样的镜子作为警醒,就不会有西汉初年的“黄老之治”,也不会有“***”“天宝”的盛世。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史的发展规律是螺旋上升,虽然有些起起伏伏,甚至有时候会向后退,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向前进的。
不要只记住灿烂辉煌的汉、唐,却忘了同样可以载入史册的秦隋两朝;没有“前浪”,哪来的后浪;不要忘了“死在沙滩上”的前浪,只去关注后浪。
秦、隋两个朝代虽然短暂,但对华夏文明的发展都作出巨大的历史贡献,有许多的共同之处,如:
一、两朝建国之前都是漫长的分裂时代,最后完成国家的大一统:秦建国以前是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连续449年的长期分裂;隋建国之前为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代(公元316~581年)连续265年的长期分裂。
二、两朝都是是较为強大的朝代,扩大了华夏文明版图:秦朝蒙恬威镇北方,匈奴闻风远逃,征服百越之地,纳入华夏版图;隋朝也曾多次出击高丽,并获得多次胜利,攻灭吐谷浑,首次将青海高原划入华夏版图。
三、两朝都开创了一套新的先进制度,为华夏文明发展又立下大功勋:秦制定了郡县制和三公制;隋制定了三省六部制和开科举士。
四、两朝都开拓过世界上最巨大工程,造福于后代: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史上最大的工程,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在冷兵器时代,汉族人抵抗外夷、安定边界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隋开凿的大运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对我国历史上南北交的贯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我中华维持辽阔的版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运河这条大动脉,北方的政治中心很难控制南方的“蛮夷”地区,所谓鞭长莫及。不然,现在我们的中华大地不知要出现多少个国家。
五、两朝亡后所建立的新政都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強盛的朝代。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秦亡后刘邦建立的西汉,是历史上最強盛的朝代;隋亡后李渊建立的唐朝,同样是中国历史上最強盛的朝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角度看隋朝史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角度看隋朝史实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