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完整历史内容概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隋朝完整历史内容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唐演义主要讲了什么?
《隋唐演义》是清代长篇历史演义***,全书共一百回,七十余万字。是一部具有英雄***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以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中塑造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脍炙人口。
隋朝历史多长?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高祖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高祖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公元604年,隋世祖杨广即位营建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又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大业盛世”。然而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世祖;李渊逼杨侑禅让,国号“唐”。619年王世充逼杨侗禅位,国号“郑”,隋朝彻底灭亡。
隋朝的历史共有38年。隋朝于公元前581年由隋文帝杨坚建立,于公元前618年被唐朝取代,灭国时隋炀帝杨广在位。隋朝当时的影响简单可概括成“胡血融中华;北方胡汉交融,南方难成气候;北方统一南方规律开始”。同时隋朝是我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主要讲了什么50字?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营建东都,又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大业盛世”。然而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李渊逼杨侑禅让,国号“唐”。619年王世充逼杨侗禅位,国号“郑”,隋朝彻底灭亡。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主要讲的是两个重要历史***,总之可以归类于兴盛与衰亡。
一是隋文帝的大一统,结束了两晋以来天下纷争的局面,中国迈向了统一,在隋文帝的统治下,国力蒸蒸日上,国泰民安。
二是隋炀帝大兴土木,好高骛远,大好喜功,导致国家硝烟四起,最后走向灭亡,自己也客死于它乡
隋朝(西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朝代。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建立隋朝,619年王世充篡位,隋朝灭亡。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改革律令;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另一方面则***取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措施,以增加***收入。
隋朝还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巩固了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
隋文帝时期的隋朝究竟是怎么样的?
《资治通鉴》是这样评价隋文帝的:
高祖性严重,令行禁止,勤于政事。每旦听朝,日昃忘倦。虽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将士战没,必加优赏,仍遣使者劳问其家。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隋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从司马光的字里行间就能看得出来,那么为什么隋朝跟秦朝那般短短十几年就灭亡了?到底隋文帝治下的隋王朝是个什么情况呢?
跟秦朝一样实现制度转型的隋王朝
隋王朝应该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第二次大变革王朝,第一次是秦王朝废分封,确定中央集权制度,完成了大一统的历史使命,而隋王朝解决了自汉末以来,中央王朝行政构架上面的问题。
从汉朝开始,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封建***,那就是对人口的控制,也就是户籍制度,中央王朝对人口的控制其实很弱,存在很多的人口掌握在地方豪强,士族门阀手中,由此就导致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赋税受到了这些大户们的严重侵蚀,使得国家财政流失。
隋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设计了两个加强户口管控的措施,即“大索”和“貌阅”,所谓“大索”,就是开展全国性的人口普查,这种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工作,其规模超过了之前历朝历代,同时还辅以“貌阅”,也就是根据“照片”来确定人口身份编入户籍,形成相当严密的人口控制手段。
查户口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赋役、税收。而隋朝的人口普查效果相当不错,从南北豪强手中夺走了不少的户口,由此出现了隋朝统一时短短十余年时间人口的“激增”,这种人口增量,主要原因就在于隋朝空前的人口掌控力度。
网上流行的“隋朝储备粮够唐朝吃到了贞观十几年之后还没有吃完”的论据,以此来证明隋朝的富裕,但其实隋王朝的这种“富裕”,是因为隋朝对人口的控制,以及另外一项税收措施,也就是“析户”。
隋朝的税收制度是人头税和户口税两种税收体系,户口越多,税收也就越高,加强人口控制,然后再讲宗族下的族人进行析户,以此来达到隋王朝的税收保证,到了后期,隋朝为了扩展财源,夸张地将地方百姓为了度过荒年储备的“义仓”收归官府管理,并且强制执行,等于是变相的税收。
对于行政体系,隋王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了有利于世家豪族的九品中正制,地方佐官开始由中央任免,在过***人事部门只负责任命地方长官,而地方长官以下的各级行政官员由地方长官来任命,由此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利益集团,导致这些官员与中央产生离心力,而倾向于地方长官,在承平之时还好,一旦战乱,就很容易形成割据的局面。
在隋以前,实行的是***制度,也就是州、郡、县***。然而这样的制度设立得没有多大意义,***之间空挡太小,白白浪费了人力***,增加了编制,降低了效率。而隋朝将郡一级撤销,全国设三百多个州,管一千五百个县。
隋朝对制度的改造,说白了就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致力而为的加强中央集权,在汉代时,郡又被称之为郡国,由此可见地方豪强对地方的掌控力度是多么强力,所以中央与地方的斗争从来没有结束过。
从人口普查,到行政制度改革,再到科举制,这些手段和措施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打击豪强士族。然而隋王朝到了隋炀帝时,已经处在了危机边缘,一方面***对人口的掌控力度前所未有,导致了***大肆地把敛财的对象伸向了百姓,从实物税到劳役,隋朝老百姓身上的负担十分之中,也正是在这种苛税的支撑,让隋朝修了洛阳宫,建了大运河,以及三征高丽,可也为隋王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另外一方面,制度的改革必定有利益受损者,而直接利益受损的就是士族集团,这也是为什么隋亡之后,从农民起义的烽火之中接过大旗建立唐朝的是关陇军事地主集团的缘故。
当然,隋朝的制度设计,为后来的唐王朝提供了生动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文化、政治、还是经济上,唐都继承了隋的优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完整历史内容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完整历史内容概括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