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三国历史张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三国张昭之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历史上东吴“老才”张昭为何不被孙权所重用?
1、《三国演义》里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是孙策临死时交代给孙权的话,那么既然张昭这么厉害,为什么孙权没有重视他呢?还是因为他不行呀,这就叫高估。有高估就有低估,其实前期东吴有两位谋士比较著名,两人皆出生于徐州,后都避难江东,被孙策所辟用。
2、比如说吧,三国时期的选官制度继承的是汉朝察举制。按照人口分配名额。按照这个游戏规则,拥有着众多人口的本土豪门自然占据优势,作为外来人的淮泗集团一定会慢慢地衰落下去,张昭估计也是看中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拼命的往江东世族那边靠。
3、其实未必,曹操挟天子令诸侯雄踞北方,赤壁之战前,荆州刘琮不战而降拜青州刺史,封列侯(《三国演义》说刘琮被追杀是虚构),此后的张鲁投降被封侯,张昭自持东吴无法与曹操抗衡,硬拼会玉石俱焚,降曹正是为了维护孙吴的利益,当然,这可能会使孙权失去称王的机会,但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无疑有推动作用。
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张昭的生平
张昭(156-236年),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善丹青。东汉末年,渡江南至扬州。孙策创业,命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临亡,以弟孙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孙权行车骑将军,张昭为军师。魏黄初二年(221),拜昭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
张昭在后人的眼中一直都是东吴重臣,但是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是,张昭凭什么能够成为东吴的重要人物?在赤壁一战之中,张昭立主劝和,以求苟同。就如鲁肃所说“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张纮,字子纲,也是东吴重臣,与张昭并称二张,卒年六十,他去世时孙权痛哭流涕。二张同为东吴重要文臣,治政依循典章规则之正道,孙策临死前曰:内事不决问张昭,可见其受依赖的程度。
关于三国历史张昭和三国张昭之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