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出击匈奴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出击匈奴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朝派遣谁出使西域对付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张骞
张骞,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著名的旅行家和外交家,他曾先后两次出使西域:
1.第一次出使: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请求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但并不成功。至公元前126年返国。
2.第二次出使:公元前119年,他奉命出使乌孙,历时数年才回到长安.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他与他的副使先后到过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国,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关系。同时,也因此令不少西域物产相继传入中国,中国丝绸等商品也大量被运往西域,从而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公元前 138 年、公元前 119 年,汉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联合月氏、乌孙等共同对付匈奴。 公元前 127 年至公元前 119 年,3 次出兵重创匈奴,并在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先后设立武威、张掖、 酒泉、敦煌四郡。公元前 101 年,在轮台(今新疆轮台县)等地进行屯田,并设置地方官吏管理。公 元前 60 年,控制东部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降汉,西汉统一西域。同年,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 的军政机构。公元 123 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
公元前119年汉与匈奴在什么进行会战?
公元前119年西汉对匈奴的战役是漠北战役 。
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漠北战役是西汉对抗匈奴的***。
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详情?
很高兴回答问题: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详情?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主要在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至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间进行,先后打了十几仗,其中带决定性的大战役有三次。第一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这一年匈奴侵入上谷、渔阳。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率兵出云中,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发起突然袭击,匈奴白羊王逃走。西汉完全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西汉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内蒙古杭锦旗)和五原郡(内蒙古五原)。
第二次战役,在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甘肃山丹县东南胭脂山)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军短兵肉搏,大获全胜。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内蒙古居延海),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同年,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四万人降汉。这次战役后,汉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河西四郡”。从此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
第三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为了彻底击溃匈奴,汉武帝召集诸将商议,决定深入漠北反击匈奴。这一年,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十万骑兵,分东西两路进军。针对匈奴贵族认为汉军不能远征的错误判断,西汉***取了奔袭追击的战术。卫青率领的西路军,从定襄,越沙漠,北进千余里,对匈奴单于大军进行包围。经过激战,匈奴单于率数百骑突围远逃,其主力全部被歼,汉军直追至赵信城(蒙古杭爱山下)。霍去病的东路军从代郡(河北蔚县一带)出兵,深入二千余里,跨过大沙漠,同匈奴左贤王接战,大败对手,凯旋而归。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无力大举南下。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残暴掠夺,保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北部边境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便利了汉与西域的交通。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出击匈奴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出击匈奴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