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汉朝有道光吗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上汉朝有道光吗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朝人口为什么能在道光年间达到4亿?
题主这个问题,本人曾写过一篇《清朝时期的人***发式增长》(见,2019年2月3日),文中粗陋介绍了清朝发展以及人口红利带来的影响。本次恰逢题主设问,正好做一补充。
首先,清朝人口在道光年间并非达到4亿,而是达到了4.5亿
清朝***入主中原一直到结束期间,中国版图上发生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人口密度的变化,一直在增加。
从更广的范围看,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整个欧亚版块无论东方西方,都在经历人口的快速增长。新的粮食作物被引进欧亚大陆,特别是抗旱的品种,比如马铃薯、甘薯、花生等等。这些粮食作物的获取,在饥荒发生时,人民不至于像之前发生大规模饿死。
处在欧亚版块东方的中国,虽然在之后十七世纪经历动荡,以及改朝换代。但人口在十七世纪后期开始迅速发展。
1700年清朝人口1.5亿,1800年清朝人口3亿,一直到1850年道光死去,清朝人口已经达到4.5亿。
清朝人***发的几个因素
首先,是死亡率的下降。
如同开篇所述,新的粮食作物进入中国。清朝***官员,特别是地方官员大力推广新型粮食作物(具体内容因本篇幅限制,我们另行阐述。)到内陆地区。这让因饥饿而死的人大为减少。
另外,医疗技术的提高。曾经在中国肆虐的天花,原本死亡率非常高。十七世纪以来,新的“种痘”医疗技术开始普及,并且逐步得到控制。
医疗技术带来的另一个***,就是婴儿死亡率的降低。道光年间的民间产婆,基本都已经完成了职业化的转变,成为职业产婆。在清朝***主导下,商业出版的医药宣传手册也开始推广普及。
这些都为降低死亡率起到作用。
其次,大规模***释放了人口增长空间。
清朝人口增长的区域与欧世界其它区域不同,西方世界正值工业革命的时期,于是制造业所带来的城市人口剧增。
而清朝***正在大规模进行***运动。清朝***废除明代禁止国民自由迁移的禁令,在西部新兴地区提供相应的赋税优惠政策,发放粮食***,向***低价租赁耕地牲畜。
比如,晚明张献忠在四川大规模的***,导致四川地区人口呈现“真空”状态。清***于是进行“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的***政策。到1725年,四川人口中有将近70%-80%的人口不是本地人。道光年间四川人口中85%不是本地人。
另外,清***的大规模***活动还包括,新疆的农业***政策、辽东***政策、以及人口自发向山区、未开垦的荒地的***。
这些***一方面解决了人口稠密地区的密度稀释,另一方面开垦荒地作为新的人口居住地。乾隆年间对新疆进行荒地开垦,到十九世纪末期,新疆已有360万亩土地被开发。另一个例子,就是清朝***在1668年开始进行的辽东***,到1900年,从山东、河北***到东北的人口有2500万。
第三点,就是粮食产量的增加。
关于粮食产量的增长,在文中已有描述,一是新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二是西部疆域以及东北地区带来的***垦荒。
但即便这样,依然无法完全解决清朝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在传统粮食产区,清朝***也开始进行深耕拓垦策略。从雍正开始,全国传统产粮区就进行一伦一伦的拓垦运动。并且将拓垦土地的数量作为地方官员的年度考核。
当然,这些在传统产粮区进行的拓垦运动,也直接造成相应区域的环境破坏。比如洞庭湖周边的滩涂迅速变成良田,造成湖区储水量减少,继而影响到下游区域的防汛。
但总的来说,拓垦土地带来粮食增收,是当时最为重要的政策。所以即便清朝人口如此爆发式的增长,却一直没有让清朝人口人均粮食量减少。反过来说,清朝人口有增长的基础。
综上所述,清王朝时期,既恰逢世界人口增长大趋势,又是清***政策的有意而为之。如此回答,是否可为题主解疑?
根据史料《清实录》记载,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我国的人口数量为2010万,而到了道光三十年(1850年),人口激增至4.1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呈爆炸式增长呢?以下我来具体分析。
影响因素
我国古代对人口增长最大的制约因素有两个,概括起来就是“天灾人祸”。天灾指的是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灾害导致的饥荒使得人口锐减;而人祸指的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时的内战,或是抵御异族入侵的战争,使得人口被大量消耗。有时候,天灾和人祸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对于人祸,只要国家政治清明,长期没有大规模的战争,自然就可以避免,清朝在道光之前,正好经历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久的盛世——康乾盛世。在这一百多年中,自从三藩之乱后,我国就没有大规模的内战了,对外战争也更多的是在边境或境外的小规模战争,因此这一时期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祸,国家的稳定促使人口持续增长。
对于天灾,这个就是不可抗力了,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人力虽然不能对抗天灾,却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只要没有饥荒,洪水、大旱、蝗虫、地震、龙卷风这些基本上不会对人口增速产生太多的负面影响。所以只要解决了粮食产量问题,就可以对天灾的破坏产生极大的制约,毕竟全国上下都遭灾的几率实在太小了。而清朝人口的爆炸式增长,正是由于解决了粮食产量的问题。
传统农作物的增产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古谣谚·湖广谚》
从南宋时期开始,我国的经济中心已经逐步南移至长江中下游,这一地区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许多垸田。到了明清时期,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地区进入大开发时期,湖荡洲滩被大面积围垦为农田,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平提高,作物结构多样化,农副产品商业化突出,城市网络形成,市场体系发育,经济总体水平提高,以致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我国古代的君王,历来都很重视农业生产,历朝历代都在不断改进农具、种植方式、作物品种等等,而康熙皇帝更是这其中的佼佼者。据记载,康熙皇帝研究考察过的植物多达二十余种,如黑龙江麦,御稻、吐鲁番西瓜、葡萄、果单、菱角、杨柳、枫树、竹子等。他对这些植物的产地、生长期及根、茎、叶、花、果的性能、用途、味道等,都做过比较深入的考察。在考察过的20多种植物中,亲自试种过的有10来种,如稻麦、人参、花木等。
这其中康熙用了10年的时间,从晚熟的玉田稻中选育出早熟质佳、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的“御稻”,并创造了“一穗传”的选择育种法,开创了中国农业试验选种的先河,促进了我国水稻的北移和江南双季稻的发展,对当时的水稻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水稻北移增加了种植面积,双季稻则是一年收获两次,康熙的这一创举极大的提高了我国水稻每年的总产量。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将“御稻”视为世界良种,给予了高度评价。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据资料表明,1492年新大陆被哥伦布发现之后,从美洲带到世界各个地方的农作物就有30多种,这些农作物包括番茄、玉米、土豆、红薯、辣椒等,从而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公元16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将这些农作物带回了欧洲,并随着他们在世界上各地的殖民将这些***传到了各地的殖民地。在16世纪中期的时候,玉米经过三种方式传入了中国,由波斯到甘肃这一条,印度到云南这一条,还有东南亚到闽粤。而红薯则是之后通过菲律宾等西方殖民地,再通过当地的华侨传入到了东南沿海。还有土豆,土豆进入中国是由那时候占据在台湾的荷兰人带来的,然后又通过台湾将其传到了东南沿海。
土豆、玉米、红薯等美洲的农作物普遍都有着较易种植的特点,即使是那些不宜种植粮食的山坡、丘陵地带以及不肥沃的土地也可以种植,而且产量惊人。比如清初到嘉庆年间,西南和华中各个地方的耕地面积已经比以前扩大了许多,但其实这些新土地,都是一些山区和丘陵的土地。那些农作物未引入以前,这些土地都是没法耕种的,但把这些地方种上这些农作物后这些土地反而能生产许多粮食。在清朝,玉米能够达到每亩产 180斤,红薯则是1000斤以上,比中国以前种植的农作物产量高太多了。
清朝将这些“不挑剔”的高产作物广泛推广种植,使得粮食产量再次节节攀升,无论是官仓还是百姓自家的储备粮都显著增多。
所谓“民以食为天”,老百姓们最关心的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大家就开始“无所顾忌”的生孩子,因为生下了也能养活得起了。于是在这一时期人口数量呈爆炸式地增长,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翻了20倍,由两千万激增到了4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汉朝有道光吗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汉朝有道光吗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