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朝的历史典故词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宋朝的历史典故词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请简述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的典故?
  2. 焚琴煮鹤十大典故

请简述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的典故?

宋挥玉斧

宋朝的历史典故词语-宋朝的历史典故词语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该典故讲述的是宋朝与大理国之间厘定边界的事情。出自南宋笔记记载,未见于正史。

元跨革囊

宋朝的历史典故词语-宋朝的历史典故词语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206年(丙寅年),铁木真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了军事奴隶制的蒙古汗国。蒙古贵族***取先征服西南诸番,而后形成南北夹攻南宋的战略。为此,他们先征服大理。

1253年,蒙古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领10万大军,分兵三路,直指云南。中路由忽必列亲自率领,南下过大渡河,西向***江,入丽江东部,再南攻大理。

宋朝的历史典故词语-宋朝的历史典故词语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是年9月,忽必烈率军到达***江西岸,命令将士杀死牛羊,塞其***,“令革囊以济”,用做渡江之用(地点在现在的长江第一湾),渡江后入丽江,大败大理守军。

焚琴煮鹤十大典故

焚琴煮鹤典故

  宋朝胡仔在《苕(tiáo)溪渔隐丛篆集》中引用《西清诗话》的文章:唐代李商隐的《义山杂纂》内容包罗种类几十种,大多是用诙谐的文章记录其所闻所见所想。其中有一条说是“杀风景”,比如以下几种,用极清的泉水洗脚;在花丛下晒***;在山的背面盖房子;把琴劈了当柴火煮仙鹤吃;赏花时没有酒或有酒不喝,只喝茶,既闻不到花香,也品不到茶味;在清静幽雅的松林里,忽然有官老爷的车骑人马呼喝而过。

  焚琴煮鹤解析

  [释义]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语出] 宋·洪适《满江红》词:“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

  [近义] 烧琴煮鹤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例句] 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

  焚琴煮鹤造句

  1、“焚琴煮鹤”往往由于心灵的荒芜。

  2、焚琴煮鹤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

  3、意思和焚琴煮鹤差不多。

  4、焚琴煮鹤,卖剑买牛。

  5、释义犹焚琴煮鹤。

  6、四曰“焚琴煮鹤”--把琴当柴,把鹤杀了煮着吃。

  7、冬日乍寒,红酥手踏雪寻冰;玉宇飞花,虞美人焚琴煮鹤。

  8、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弹琴”、“焚琴煮鹤”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

  9、叫得人头皮发麻,反胃欲呕,真体会到了什么叫“焚琴煮鹤”,什么叫“大煞风景”!

  10、这样的酒,如果用大海碗盛了,呼朋唤友吆三喝四,再划个拳,那就全成了焚琴煮鹤。

  11、这焚琴煮鹤地***一脸惊恐地冲了出去,随着两声惊叫,胖子一个筋斗扎进了水中。

  12、“高山流水”、“焚琴煮鹤”、“对牛弹琴”等妇孺皆知的成语都出自和琴有关的典故。

  13、千古之谜本来就是色彩缤纷的梦幻,千万不可用单调的笔触去涂抹多彩的世界,焚琴煮鹤实在使人遗憾。

  14、岂料遭逢“***”,焚琴煮鹤间,保子庵在劫难逃,瓦砾断砖,残墙断壁,二十年间空余凭吊,仅成追忆。

  15、讲仁义,说道德,断乎不会因这样的小事焚琴煮鹤,顶多只不过是逐出宫去,眼不见心不烦,这样倒也好了。

焚琴煮鹤,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来源宋·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

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

这个成语是说古代某大人物,以风雅人士自居,又是吟诗又是出书,据说曾留学车迟之国镀过金。

见了当老师或写文章的家伙, 都亲切握手,热烈交谈 。很是一番高级境界。

一位朋友送他古琴一张,白鹤一对。 过了两天去拜访,那大人物把古琴当成烂木头把鹤炖汤喝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的历史典故词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朝的历史典故词语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