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讲一下夏朝的钟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讲一下夏朝的钟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河南省的历史?
河南,史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元以前中国 历史的核心区域之一。 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以及郑州(夏商郑管韩五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 河南在***院颁布的109个 历史文化名城
9个编钟最早是哪个朝代?
编钟兴起于夏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是古代汉族的大型打击乐器。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中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
六部古代文学常识?
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中六部的总称。从隋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设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
明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
有的老辈人总说虞唐夏商周,虞唐真的有迹可循吗?虞和唐大概有多久?
我是文开石,我有点资料可供参考。
首先是唐虞不是虞唐。
- 我们经常说尧舜禹汤
唐就是上古时代唐尧建立的王朝
虞朝 ,又称黄帝王朝,舜是虞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 。( 约公元前36世纪初-约公元前21世纪初 )
这个真的无可考证
最有可能存在的记录,也在春秋的时候被孔子毁掉了。
汉朝《七纬卷弟九﹒尚书纬之一》“孔子求《书》,得黄帝元孙帝魁之书迄於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
这些孔子的得于周室的***书籍被他毁了90%,自此五千年历史被拦腰砍断。
孔子的子孙记载的更详细
孔安国《纬书》“孔子删书断自唐、虞,则唐虞以前孔子得而烧之。《诗》3000篇存 311篇,则2689篇孔子亦得而烧之矣”
对夏朝的文献记载有多少?
众所周知,考古学是近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一门科学,在不到两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尤其近几十年来以来我们的科学家对夏商的历史考古研究,实物遗存是考古学的基础,它们即是支撑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认识和理解考古学的关键所在。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看,尚未明确证实发现有关夏代的文字资料。但种种迹象表明,夏朝的文字是存在的。国内学者马贺山认为夏朝传世的官方文字是夏篆。这些文字主要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商代的甲骨文已是一种相当完备的文字,传统文字学所谓的“六书”在甲骨文中大多具备,是其文字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文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商代甲骨文的出现决不会是从天而降的,在它之前应有其发生演变的过程。因此,在先商时代,文明程度高于商族的夏族统治者,也应有文字的发明与使用,这才符合文字发生与演变。
下图为河南舞阳发掘出土的八千年前贾湖新时器时代聚落遗址资料。本书对研究中原地区及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术史受胡适影响,主张有实证,出现疑古派,顾颉刚是古史辨派的领袖人物,提出核心论点“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系统”从甲骨文出土来看,准确纪年是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十二诸侯年表》中,第一年是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所以前841年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1. 《尚书》是中国第一部书,儒家经典提到历史人物,最早的是尧。《尚书·召诰》“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证是否有夏朝有一些资料来看:《史记》-最早的是黄帝,殷本纪前有夏本纪,共十二本纪。《诗经·大雅·荡》中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儒家提到圣人: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也有了夏朝。
2.1899年,发现甲骨文,甲骨文是商的原物,清光绪出土,先研究文字学,王国维《卜辞所见殷先公先王考》中考证史记中记录商属存在,所以夏应存在。《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道,划为***,***属于夏禹时的概念。《尚书·禹贡》中有《禹贡·***》是《夏书》第一篇。夏有“***”和“五服”。
3.1996年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1999年结题,结果是前2070-前1600年是夏,前1600-前1046年是商,从武王伐纣开始。断代工程由北大历史系,考古系,物理系,地球物理系,中科院历考所,南开大学天文学利用文献,考古地下资料,碳14测定,中国测定误差100年左右。北师大教授晁福林是中国研究先秦史最好人物之一,可以看《夏商西周社会的变迁》来看夏朝的资料。
类似的问题很多,但是有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凡是质疑夏朝存在的,总会被不少评论辱骂。似乎质疑了夏朝存在,就是没有民族自信心。但是这种考虑完全是多余的。夏朝存在不存在,针对的只是某些传世文献可信度,完全不影响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这些商周之前的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不是非要给他们贴五帝、夏禹、夏桀的标签才能增强我们所谓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那么是不是也要把***、女娲、三皇都要找上遗址对应?当然,能找到自然是好的。关键是,就算是传世文献,记载也是不一的,到底哪个可信,哪个不可信呢?
我们知道,最早发现的文字的商朝,那么不管是二里头文化,还是陶寺文化,它们都是没有文字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告诉大家,他们究竟姓什么。就拿二里头来说,他的文化是和殷墟文化一脉相承的,所以你可以说它姓夏,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它姓商。毕竟文献中也说过这里是商的西亳。甚至,也可能是另外一个文化呢!
无论如何,我们知道他们一定是我们的先人,我们的文明是薪火相传的。至于夏朝存不存在,确实没有严谨的考古证据,只有周朝以来的传世文献表明。那么我们就算不知道夏人的夏朝是怎么样的,至少可以知道,周人眼中的夏朝就是这样的。
夏朝=神话?古书里可不这么说
《墨子》《尚书》《诗经》《礼记》《周礼》《吕氏春秋》《左传》《史记》《淮南子》《风俗通义》《世本》《水经》《帝王世纪》《逸周书》《国语》《汉书》《大戴礼记》《孔子家语》《离骚》《山海经》《今本竹书纪年》《古本竹书纪年》《通志》《括地志》《太平御览》《春秋》《谷梁传》《左传》《通典》《吴越春秋》《天问》《说苑》《韩非子》《开筮》《九章》《孟子》《荀子》《管子》《尸子》《列女传》《楚辞》《说文》《越绝书》《华阳国志》《述异记》《说文解字》《战国策》《史通》《广弘明集》《高士传》《列子》《吴子》《宗正箴》《潜夫论》《后汉书》《说苑》《路史》《论语》《文选》。
和很多人想象中,夏朝之所以争论不断,是留下文献太少的缘故。其实,这种观念大错特错。作为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详细记载,大禹治水就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
关于这个王朝的建立,司马迁做过陈述:“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褒氏、辛氏等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名号,因为“夏后”是老大,所以建立的王朝自然以它部落名“夏”为国号(《史记·夏本纪》)。
此外,书中还描述了夏朝建立前,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争夺联盟首领的战争,并把他们的祖先追溯到传说中的颛顼(zhuān xū)。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鲧(gǔn),就被称为颛顼之子(《大戴礼记·帝系》),也有一些文献说鲧是颛顼的五世孙:黄帝次子曰昌意,生颛顼,颛顼之子名鲧,鲧之子名叫禹,为夏后启父。这些记述表明,夏族很可能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
而鲧和其子禹的治水故事,更详见于《尚书·尧典》《尚书·洪范》与《国语·鲁语》等文献中。《墨子·非攻》还记载了禹治水有功后,被舜帝派去讨伐三苗。凭借战功,禹成功地从年老的尧手中接过王位。最有意思的是《左传》记录的一个细节:禹当王之后,召集各部落参加涂山会盟,防风氏的首领就因为迟到被处死。可谓是最早因为开会迟到被领导惩罚的可怜虫了。
禹后代的故事就更精彩了!禹死后,据说其子启也想当王,便通过不正当的手段用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启还非常有音乐天赋,能歌善舞,钧台、天穆之野都是他的舞台。《山海经·海外西经》就说启舞蹈时“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中国古老的乐舞文献《九辩》《九歌》与《九招》也都称启是其原作者。
然而,到了他的后代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启的儿子太康玩物丧志,被擅射的后羿所灭,立了太康之弟中康为王。中康死后,其子又继位,最终在后羿的***管理下亡国。直到后代少康复国,实现中兴,但没过几十年,又在桀的手中玩完。
用图谱的方式打开夏朝历史
就这样,一共历经13世 、17王,历时472年的夏朝,在公元前1600年灭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讲一下夏朝的钟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讲一下夏朝的钟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