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三嵕国的历史记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夏朝三嵕国的历史记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简介,伊尹为何要辅佐商汤王?
商汤不姓商也不姓汤,因为他建立商朝的时候,庙号成汤,人们就把他叫做商汤。但他真正姓"子",名"履”,全名叫"子履",又称:"天乙”。
商族的创立者是契佐,他是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Ku)的儿子。舜称帝时,大禹治水,契佐就是大禹的得力助手。治水有功的契佐被舜帝分封到了商地,赐"子”姓。
子履是契佐的第14世子孙,也是钦定的部落接班人。子履担任首领时商族的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时期。
子履特别重用一个叫伊尹的人,伊尹虽出身贪贱,是一个奴隶,但子履仍封他为右相,让他策划处理国家大事。在伊尹的辅佐下,商族快速发展,部族势力很快就超过了当时的夏朝,为后来的灭夏提供了充足的经济基础。
伊尹是一位治国名臣,辅佐商汤王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历经五朝,辅政三代四朝的伊尹树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臣形象,对商王朝的建立,巩固和繁荣,立下了不朽功勋。
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王,根据《史记》记载,汤是帝喾的直系后裔,姓子。商汤是商族的首领,当时是夏朝的一方诸侯之长,可代夏天子征伐四方。夏朝最后一任君主残暴无度,天下人民厌恶他,于是商汤起兵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
一、商汤的先祖
根据《史记.殷本纪》的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
汤的全名是子成汤,他的直系祖先是殷契,殷契的父亲是帝喾,帝喾是黄帝的曾孙。这么看,子成汤是黄帝后裔无误。殷契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又劝民以五德,故封于商地,赐姓子氏。商部族到子成汤这代时,建都于亳,是夏王朝的一方诸侯之长。
二、汤武革命
根据《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汤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众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桀败於有娀之虚,桀奔於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嵕,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於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上段话简单的说就是:夏天子桀***无度,残暴不堪,当时的昆吾氏作乱,天下苦夏久矣!于是成汤兴师讨伐昆吾氏,更进一步讨伐夏天子。成汤兴师前,召集诸侯说“夏天子多行不义,其罪恶多得上天也看不下去了,我敬畏上天,不得不讨伐夏朝"。当时老百姓都不满意夏桀的统治,说”夏桀你那天死啊,我们宁愿跟你一起死,也不愿意你活着“。于是成汤与夏桀战于鸣条,战而胜之,商朝取代了夏朝成了天子。
三、伊尹的生平
伊尹名叫阿衡,对于商朝来说,他的作用跟后世周朝的姜尚一样重要。 伊尹本是治国名士,胸有大才,又正值乱世,要建功立业就得找到了个明主去***,千里马遇伯乐而出众,名士遇雄主而建功业。这就是伊尹要去***成汤的原因!
据说伊尹看中了成汤的雄主气象,但是不能靠近成汤,于是伊尹就自请为有莘氏的陪嫁之臣以接近成汤。伊尹在厨房煮肉,见到了成汤,于是伊尹给成汤讲如何煮肉,进一步讲到了治国的大道。成汤知伊尹有治国大才,于是委以重任,让伊尹治理国家。另一种说法则是,伊尹是一名隐士,成汤知道他的大才,五次相请,伊尹才出山辅佐成汤。
《史记.殷本纪》的记载为: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
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商汤,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主癸死后,商汤顺利的登上了商部落的首领,此时华夏大地仍然处于夏王朝的统治。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商汤应该都只是一个部落首领。可是偏偏这是夏王朝在位的王上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夏桀。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夏桀把自己比作天上的太阳,永不毁灭,然而夏王国的百姓们却希望同这太阳同归于尽,可见当时夏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这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商汤看到了商国崛起的机会。夏桀十五年,商汤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迁至亳,并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展开了广泛的活动,为灭夏之战创造有利条件。
在政治上,商汤***用争取民心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广积粮草,为伐夏桀准备粮草。值得一提的是商汤还是历史记载最早的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成语“网开一面”就是因为商汤有一次去巡视看到猎人在树林的东西南北四个发向都布置了四张大网,准备猎捕鸟儿。商汤看了于心不忍,让猎***撤下一张网,给鸟儿逃亡的方向不至于全部被捕。军事上,商汤先后灭了夏王朝安排在商国旁边的葛国、韦国、顾国和昆仑国。并在最后的鸣条之战中击败夏桀,颠覆了夏王朝,自此商王朝正式建立。
商汤见伊尹,三顾茅庐似出山
《墨子 贵义》卷12 有这么一段关于商汤请伊尹出山的记载,“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从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伊尹之所以出山帮助商汤,正是商汤身上这种求贤若渴的态度打动了他。
伊尹也不负商汤厚望,在随后的灭夏的活动中,出谋划策。商汤争取民心,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主意就是伊尹建议的。在军事上,伊尹根据敌我力量变化选择有利战机,稳扎稳打的灭了葛国、韦国、顾国和昆仑国,直至最终击败夏国。除此之外,伊尹还是一个谍战高手,多次潜入夏国了解夏国情况,尤其是第二次还联络了夏臣和当时已失宠于桀的妹嬉,扩大敌人内部的矛盾,以削弱其实力,为后来灭夏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商汤,伊尹君臣二人,一个仁义,一个聪慧。经过了两人的多年努力,最终打败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三嵕国的历史记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三嵕国的历史记载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