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研究权威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研究权威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关于汉朝有哪些正史史书?越多越好?
  2. 历代的史官是不是都是最公正的,连皇帝都不得干预?

关于汉朝有哪些正史史书?越多越好?

要了解汉朝,你应该读这些书

汉朝历史研究权威吗-汉朝历史研究权威吗知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大一统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汉朝的名字在其灭亡后,反而还成了现状中国主题民族的名字。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必要去了解汉朝的历史。了解一个朝代的历史,首先得从靠谱的正史开始入手。

古代正史部分:在古代,正史即官方认可的史书。

汉朝历史研究权威吗-汉朝历史研究权威吗知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汉朝的正史有

1、《汉书》:主要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汉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它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作者名义上是班固,但实际上的作者还有班固的父亲班彪和妹妹班昭。班彪本身是生活在两汉之交的人,能够搜集到一些关于西汉的一手史料。班固在班彪去世后,班固在父亲整理的西汉史料的基础上,写成了《汉书》。班固去世后,他的妹妹班昭又在他的原来的书稿上进行了补充。

汉朝历史研究权威吗-汉朝历史研究权威吗知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纪传体史书,《汉书》的体例和《史记》相似,但少了世家这一部分。班固写《汉书》的主要目的是宣扬“汉德”,因此班固是站在汉朝统治者的角度写的书,因此在一些部分可能会有些失实。而且由于《汉书》的写作年代距离西汉较近,一些史料没法被班固等人发现。因此阅读文言文的《汉书》,一定要配合唐代史学家颜师古的《汉书注》来阅读。

2、《东观汉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纪传体史书,主要记载了从汉光武帝到汉灵帝这段时间的历史。《东观汉记》由东汉***主持编写,包括班固、刘珍等东汉的史学家,都参与编纂过《东观汉记》。《东观汉记》的作者能过接触当时东汉王朝的官方史料,而且当代人写当代史,使用的大部分都是第一手的史料,因此本书的内容相对靠谱。可惜的是《东观汉记》在后来的流传当中散佚了其中的大部分,今天我们看到的《东观汉记》是乾隆时期的人从其他的一些书中补充上去的。

3、《后汉书》:《后汉书》成书于南朝刘宋时期。此时距离东汉的灭亡已经过去上百年的时间,因此范晔在写作《后汉书》之时,很多的一手史料已经没法接触。但隔了几代人,既是劣势,也是优势。,没有了当代人修当代史的那种束缚,范晔能够***用许多《东观汉记》中没有或者不敢***用的史料。因此《后汉书》成书之后,逐渐成为了解东汉王朝的权威史书。

4、《史记》汉高祖至汉武帝部分:《史记》的主要内容大家都比较熟悉。司马迁本身就是生活在西汉时期的人,《史记》中关于西汉时期的很多事情,很多司马迁本人就亲身经历或者见证过。而且《史记》的语言非常优美,阅读《史记》有一种阅读美文的感觉。当然《史记》的缺点也不少,作为当代人修当代史的情况,《史记》中少不了司马迁本人对于一些人物事情的个人评价,所以相对其他的一些史书而言,丧失了一定的客观性。而且司马迁在写作《史记》之时,运用了很多文学化的写作手法,这些手法也使得《史记》可能距离真实的历史隔了一段距离。因此阅读《史记》,一定要配合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这三本关于《史记》的注解来阅读,这样才能相对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

5、《资治通鉴.汉纪》北宋时期司马光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因为是编年体的关系,阅读《资治通鉴.汉纪》可以让我们对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观念。但《资治通鉴》也有自己的问题。因为编年体的原因,本书的阅读体验感并不好。许多的事情记载得非常简略,因此阅读《资治通鉴》一定要配合胡三省的《资治通鉴注》来阅读。

说完了古代关于汉朝的正史,我们在来简单介绍一下现代一些关于汉朝历史的书。相对于古代的史书,现代的史书脱离了古代的那种儒家思想的束缚,其记载相对客观,史观也比较先进。而且由于考古学的发展,现代的史书在还原历史方面,也不比古代的史书差。现代关于汉朝的史书,推荐的有:

1、吕思勉的《秦汉史》:将秦汉两朝的历史按类别区分,阅读起来更符合我们现代人读史的习惯。吕思勉作为史学大家,在写《秦汉史》之时,综合了许多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且吕思勉在其中也提出很多自己关于秦汉历史的思考。如果要研究汉朝的历史,吕思勉的《秦汉史》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一本书。

2、林剑鸣的《秦汉史》:本书是中国断代史系列中的一本。作者林剑鸣本人曾淡然过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可以说是我国秦汉史研究领域的扛把子。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版的《秦汉史》,相对于吕思勉的《秦汉史》,林剑鸣的《秦汉史》综合了许多建国以后的考古成果,因此也是了解汉朝历史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两汉时期的文化

☞印度佛教的传入中国🇨🇳

☞道教的产生: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西汉:蔡伦——造纸术

☞东汉:医学——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医圣——华佗 “麻沸散”

数学——《九章算术》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史记》《汉书》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构成了二十史中的“前四史”。

历代的史官是不是都是最公正的,连皇帝都不得干预?

不是。

唐代之前的史官还是有底线的,尤其是家族传承,如司马迁,颜家,这些家族对历史记载有非常重的信念,哪怕面对屠刀的威胁,也能坚持。

春秋时期,崔杼杀国君齐庄公,太史伯如实记录:崔杼弑其君。崔杼当然不愿留下这个名声,命太史伯改为国君病死。太史伯不从,崔杼杀之。令接任史官的其弟太史仲、太史叔修改。两人不从而接连被杀。到四弟太史季依旧没有更改。崔杼只能放弃。太史季出门看见抱着竹简跑来的新史官,是齐国南方的南史氏家族派来接替太史兄弟(预备接上去被杀)。可见当时的史官记载非常严谨,也拒绝君主调阅自己的资料。

唐太宗之后都变了。唐太宗虽算得上比较成功的皇帝,但他对自己的黑历史就非常在意,多次调阅史官记录不成就借机将负责秘书监的颜师古调郴州刺史,虽后又留任秘书监,但失望的颜师古此后就不再记录私史,此后,历代史官也都就不再拒绝皇帝的删改要求。

不过,公正与否,也要看***坐在哪。

汉武帝以宫刑处罚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后面记录的历史难免有不满情绪。汉武帝虽然不好意思要记录看,但也能明白司马迁的***歪了些,所以直接认为司马迁对自己的批评都是出于私心。

唐代之后,官史已不可信。尤其满清公然删改档案,还不如信野史传说。

史官,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久远。做为一种制度和传统,自周朝就有设置,后来历朝历代都有史官,甚至在宋朝、元朝等都专门设置国史馆,专门记录帝王将相以及国家大事。

顾名思义,这一官职就是要客观记录史实。但是无论是史官本身,还是皇帝,在史实面前,能不能做到自觉,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史官的自觉性

首先,正如题目所说,我们先看史官是不是都是最公正的?可以说,历朝历代有很多史官,都是非常公正客观的,对于历史***都如实记录,不敢有曲笔。这里可以分享一个小故事。

东周晋国时期,相国赵盾受到晋灵公及佞臣屠岸贾的嫉恨,想方设法要除掉赵盾。可是赵盾吉人自有天相,躲过了多场劫难,最终逃出虎口。

实际上,赵盾权势倾国,有扶立晋灵公之功,但是不免专权妄自尊大。这一点让晋灵公十分忌讳,然而灵公也不是什么好鸟,如后世的刘禅一般,是扶不起的阿斗

赵盾逃出了都城,听说堂弟赵穿弑君,杀了无道的晋灵公,赵盾才得以回国。回来后,赵盾继续执掌朝政,扶立公子黑臀为君,是为晋成公。但是却没有追究堂弟赵穿弑君的罪责。

对于这件事,赵盾自己也是心里放不下。于是就找到了当时的史官董狐,要求看一看史书对此是如何记载的。董狐不畏强权,坦然地说我写的是:“赵盾弑其君夷皋。”

赵盾一听就急了,说先君是赵穿杀的,不是我啊。董狐说:"子为正卿,入谏不听。出亡不远,君弑,反不讨贼,则志同。志同则书重,非子而谁?”意思就是说,你是国家大臣,逃亡没有出境,回国没有讨贼,这事说不是你主使的,谁会信呢?

赵盾听了就说,能不能改呢?董狐说,宁可断头,不能改!赵盾无奈,叹到:哎,史官权力之大,超过了相国。

可见,史官能够忠于职守,秉笔直言,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也不能干涉。董狐直笔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皇帝篡改史实

说到皇帝能不能干预?答案是能!

皇帝说话就是圣旨,如果真要做什么,谁能阻止的了。包括史官,也只能听皇上的。

历史上记载篡改历史的,还要从唐太宗李世民说起。

大家都比较熟悉“玄武门之变”的故事,李世民杀掉哥哥和弟弟及其家人,这种操作在什么时候就是好说不好听的。李世民对此也非常在意,怕历史记下这一笔,给自己名声增添污点。

有一次,李世民借故问当时的史官褚遂良,要求查看记录,褚遂良坚决不给看。后来李世民又几次借故要查看,还找到了丞相杜如晦等人,发现果然真实记录了“玄武门之变”的前因后果。

李世民看了说,不行,这得改。于是就有了后来美化版的“玄武门之变”,把李世民如何被迫无奈***、无奈被迫杀兄杀弟的事粉饰了一遍。不过,李世民***这件事还是传了下来,世人自有明断。

总结:

可见,史官确实是个特殊的存在,权力很大,大到皇帝大臣都不能干预。但是从李世民开始,皇帝参与了篡改历史,将自己不光彩的一面抹去或者加以粉饰。

不过,再怎么装饰也难以逃脱明眼人的审视。因为,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研究权威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研究权威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