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如何看待汉朝的历史现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如何看待汉朝的历史现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如何看待文景之治?

如何看待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指的是西汉时期的第三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及其子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出现的国家富足的局面,时间跨度大致是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40年,在这40年间,文景二帝承袭西汉开国以来崇尚黄老之学的风气,坚持“修养生息”的国策,轻徭薄赋,勤政爱民,皇帝本人更是以孝闻名于天下。西汉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恢复了生机,改变了西汉建国以来的羸弱局面,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一片和谐。

如何看待汉朝的历史现象-如何看待汉朝的历史现象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景之治”几乎没有大的过错,功远胜于过,而要说其最大的功劳,当属改变了汉初国家羸弱的局面,稳定了汉朝的统治,为汉武帝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分崩离析,诸侯相互攻伐,民不聊生,秦始皇统一天下,百姓曾获喘息之间,然而这统一仅仅维持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天下又复归混乱局面,社会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据说西汉立国之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国家可谓穷困潦倒。当时北边的匈奴异常强大,汉朝不得已对匈奴卑躬屈膝,以“和亲”为名送宗室公主给匈奴单于以讨好匈奴。而经历过“文景之治”之后,汉朝恢复元气,国家殷实,百姓富足,景帝之子汉武帝刘彻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北击匈奴,西攻西域诸国,不仅扩大了统治区域,更解除了国家长期以来面临的外部威胁,并且在国内逐步削弱诸侯国实力,解决了汉初以来困扰皇帝的王国之争,避免了国家的分裂,出现难得一见的盛世,而这一切其实早在“文景之治”时期早已埋下伏笔!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西汉。国家初立,百废待兴,刘邦通过减除赋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匈奴等边疆少数民族实行“和亲”政策等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又对刘邦时期的一些主要政策做了进一步的调整,社会更加稳定,社会由恢复而发展,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文景之治”。

如何看待汉朝的历史现象-如何看待汉朝的历史现象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景之治”的主要做法是:

1、实行“贵粟政策”。就是人民可以用粮食买爵位,也可以用粮食赎罪。国家粮食多了,可以减轻租赋;商人要向农民买粮,粮价也会提高,这样,国家有粮,商人有爵,农民有钱,各得其所。这项政策实行后,国家存粮大增,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都一度得到改善;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

如何看待汉朝的历史现象-如何看待汉朝的历史现象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轻徭薄赋。一是减免田租。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即收田租半年。次年,又全免天下田租,共十二年。至景帝前元二年才复收田租,以三十税一为制,直到西汉末年。二是减轻算赋。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岁,要纳算赋。原每人每年纳一百二十钱,今减为四十钱。三是减轻徭役。民年二十三至五十六岁,服兵役两年。其他时间,原为每人每年在郡县充更卒一个月,今减为三年充更卒一个月。

3、修“马复令”。就是民养马一匹,可以复免三人不充徭役。鼓励人民养马,加强武备,以准备打击匈奴。

4、开关梁,驰山泽之禁。变“抑商”为“惠商”,下令取消在关口津梁处检查来往行人的制度和禁止在山林川泽樵***、捕捞的禁令。商人可以自由贩运,任意开山鼓铸,砍伐木材。从而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5、约法省禁。文景时期,在恢复经济的同时,实行“约法省禁”政策,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以缓和社会矛盾。

6、平定七国之乱。利用三个月时间,平定七国叛乱,使诸侯王势力受到致命打击。

文景之治最大的贡献是稳定了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增强了国力,进一步了加强了皇权统治,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大规模打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看待汉朝的历史现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如何看待汉朝的历史现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