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的历史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夏朝的历史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比山海经更古老的书籍?
《拾遗记》的晋代典籍当中,它记载的内容和《山海经》一样很怪异。在《拾遗记》当中不仅记录了流传至今的神话和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民间传说,这本书甚至将伏羲以来的历史写在了书中,因此有许多人相信。根据《拾遗记》中记载,在尧帝在位期间,在西海出现了一艘可以飞行的船。而这里的西海指的就是今天的青藏高原地区。这艘飞船悬停在西海上空数十年。它白天会变得无影无踪,一到晚上就会发出刺眼的强光。当时的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白衣服的人在船上生活。之后不久,这艘神秘飞船突然从西海消失了。
有鲁班书、虞夏书。
第1本书名叫《鲁班书》,他的作者是春秋时代有名的木匠鲁班,一共分上下两册。
上册记载了很多关于木匠的知识,而下册记载的则是一些为人消灾解惑的书法,不过在鲁班书里面,上册比较详细,下册却没有练习方法。
第2本书名叫《虞夏书》。在华夏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就是夏朝,里面记载了很多玄奥的事情,在过去的千百年中,被无数文学***和杂学大家读过,不过没有人能够破解其真意,现如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里面的具体内容。
是否夏朝真的存在过?夏之前又是什么朝代呢?
提问者非国人乎?
史书的作者们有必要编造出个朝代欺骗后世子孙吗?
夏之前是虞。
是什么人一直在反对夏的存在?信***的。因为中华的历史超出了《旧约》的历史时间。随着他们对中华历史的逐步了解,惊恐的发现,中华的历史比耶火华创造亚当还早,更不要说后面的诺亚方舟了。
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一、拼命把《旧约》里的时间往前提。二、疯狂诋毁中华文明。前段时间,咱这出土点东西,那边马上就跟进。
1996年中国启动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夏商周年表》公布,这是当年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目的是确定三代中历史***的确切年份。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是部分年代久远的历史文字资料较少,也没有确切的年份,这些历史就不能称为信史。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很好的回答了题主的问题,夏朝是存在的,夏朝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关于夏朝历史《史记》、《尚书》、《春秋》、《国语》、《竹书纪年》均有记载,夏以前不能称为朝代,可以称之为“五帝时代”,五帝分别是,黄帝轩辕氏,帝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那时候还没有国家的概念,只是松散的部落联盟,实力强一点的部落处于领导地位,但这种地位并不稳固,也没有对其他部落的绝对控制权,各部落只是为了生存结成联盟以应对外来挑战。
商朝为什么能证明存在,关键在于考古挖出来甲骨文上面写的先王先公的名字,跟史记上面的先王先公的名字是对上的。
但是在史记里面,同样也写了夏代的君王,也写得像模像样的,但是没有夏代挖出来一个什么文物上写着一样的名字,你就很难去证明。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条,还有其他很多需要证明的地方。
但是夏代是我们口口相传,对我们中国来说认为夏代的存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现在的考古也发现了很多证据确实能够跟夏代的我们所知道的故事对上。
比如说《左传·哀公七年》及多部史书载有:“禹会(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讲到了夏禹,说夏禹在涂山南麓,会合天下的诸侯,当时执玉器和丝绸来相会的国家很多。
这句话一般都认为就是随便说说,因为很难去证明,考古学者也从没有希望过能够找到考古学的证据。
但是现在还真找到一个这么个地方。
这个地方很神奇,是安徽蚌埠市的一个地方,那个村子就叫做禹会村。
禹会村位于蚌埠市西郊的涂山南麓,村名在《汉书》中就有记载,一直延续至今。当地一直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及禹会诸侯等传说。
1981年,禹会村首次发现了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分布范围自淮河东岸的大堤下一直到村中,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300米。中国于2000年启动了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力图通过汇集多学科专家的研究,论证这一时期的文明起源与发展进程。而对禹会村禹墟的发掘正是实施这项工程的重大考古项目之一。
2006年10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率队在此进行短暂试掘,发现一处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建筑基址。其夯土层不规则,厚薄不均,距今约4500至5000年,符合早期龙山文化特征,但是用途不明。
2009年10月 禹会村遗址开始第三次考古发掘,较完整地揭露了遗址核心部分大型夯土台。
这个遗址整个像一个梯台,一层一层的土,最下面是灰土,上面是纯净的黄土,就是筛过的很细的那种黄土,最上面是一层纯净的白糕泥,遗址的北端的中部,有一个地方像烧火的痕迹。在三个发掘区域都有重***现,出土了白陶鬶、黑陶杯、夹砂陶盉等礼器以及史前小麦等重要文物,在当时绝对是很高级的东西。多项发现填补了淮河流域乃至国内考古空白专家研讨后认为,从发现的结果看,禹会村遗址可定性为大型祭祀性遗址,其鼎盛期正是大禹时代且与大禹治水、会诸侯等活动密切相关。
关键是他这个祭祀台遗迹的年代根据综合的来判断是公元前二千一百年左右,而学术界之前不知道这个遗迹,根据其他的东西推断的夏代的范围是公元前二千一百年到一千六百年。
大家也知道夏朝的第一个开国君王就是夏禹,所以就是说这种古代的传说,也很有可能不是随口说说的。
当然,这个距离证明夏代存在还很远。
夏之前是虞,即有虞氏,始祖为颛顼,见于文献的君长有幕、穷蝉、敬康、句芒、蟜牛、瞽叟、虞舜、商均、虞思、箕伯、直炳、虞遂、伯戏、胡公满等。虞舜成为唐尧继承人之后,有虞氏达到鼎盛。夏禹成为虞舜继承人之后,有虞氏作为地方邦国继续存在,虞思曾帮助夏少康复国。周灭商之后,封胡公满于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的历史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的历史书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