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讨厌三国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讨厌三国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为什么好多人反感三国和晋朝这段历史,还说是曹魏缔造了司马氏家族?
- 三国里面你最讨厌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300字?
- 三国人物,我最讨厌的是刘备。你们呢?
- 如果明朝皇帝讨厌刘、关、张等人,罗贯中尊曹魏为正统,会像如今《三国演义》一样黑蜀国人吗?
为什么好多人反感三国和晋朝这段历史,还说是曹魏缔造了司马氏家族?
三国是英雄的史诗,是荡气回肠的***。
三国里面你最讨厌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300字?
郭嘉,其实本身也不是很讨厌郭嘉,只是郭嘉有一群无脑的吹,一些郭嘉粉把郭嘉吹成了三国第一谋士,什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吹的太过火了,就因为易中天的几句话吗,还是想显现的自己见解独到?如果没有许莜提供的情报,郭嘉的十胜十财就是纸上谈兵的空话。
三国人物,我最讨厌的是刘备。你们呢?
我赞成你的说法,我喜欢曹操曹孟德,我喜欢孙策孙伯符,我喜欢孙权孙仲谋,我喜欢周瑜周公瑾,我喜欢赵云赵子龙、我喜欢甘宁甘兴霸,我喜欢黄盖、周泰,甚至我喜欢吕布吕奉先,我就是不喜欢刘备刘玄德。因为我觉得这个人太***太虚伪了。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强手如云,各显神通,良莠不齐,各有所长,各有利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不一样。有人喜欢的三国人物,也有人最讨厌的三国人物,题主说最讨厌的是刘备,***仁***义,虚情***意,太虚伪了。
刘备是贩夫走卒,以织草席为生,自从认识张飞,关羽以后,桃园三结义,一起闯荡江湖,南征北战,争名夺利。先从陶歉,再从刘表,跟着吕布,后从曹操又从袁绍等人,跟了几个主公,都是不怀好意,***仁***义。凭着万人敌张飞,关羽,扩大规模集团,诸葛亮未出山扶助他的时候,累战累败。后来三顾茅庐,诸葛亮死心塌地跟着他卖命,逐渐增加了势力。
东汉末年,刘备三兄弟跟着卢植南征北战,又随着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温酒斩华雄,古城失散,关羽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
说这种话的人真不懂历史。刘备坚韧不拔,历尽艰辛而不气馁,从一介平民而终成大器,可谓千古***丝的模范。刘备仁义。刘备一生从未屠过一座城,而曹操屠徐州孙权屠江夏了解下。刘璋投降,迁居而己,刘琮投降,全家被杀。从未因为下属犯错而随便***,黄权投敌,处死其家属并无不可,刘备却拒绝了,说非权负我,是我负权。跟他交往过的人除了袁术孙权站在世家大族的立场上鄙视过他的出身外,从来没有谁在背后说过他的坏话。都说刘备***仁***义,可是又有谁能将***仁***义坚持一辈子。
身处不同阶层不同境遇,看法就会不一样,刘备是最应该被***丝们标榜为榜样的学习。身处乱世,几乎算是白手起家,几次依附他人,深受重用但依然没有放弃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很多人现在都诋毁刘备虚伪。谁是伪君子,谁是真小人,从辅佐刘备的人的人品就能看出来。一群人格高尚的人只要不是傻子,是不会为小人卖命的。三国时代季汉三代掌舵人诸葛亮、蒋琬、费祎励精图治,让弱小的季汉不仅仅是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出击。许多杰出的叛将(王平、姜维等)都能得到带兵独当一面的权利。后宫稳定,几乎没有内乱之忧。反观魏国,早期重臣鲜有善终,内部斗争严重,典型的一群追逐利益的人凑到一起,当然要争斗夺权。吴国更甚,后宫乱的一塌糊涂,今天外戚掌权被大臣诛杀,明天权臣又可能被外戚反杀。末代更是一个残暴不仁的君主。这么多例子难道还不能说明刘备的品德高尚吗?一个励志青年为了实现梦想奋斗终身的典型案例。
如果明朝皇帝讨厌刘、关、张等人,罗贯中尊曹魏为正统,会像如今《三国演义》一样黑蜀国人吗?
首先说明一点,罗贯中绝对不会尊曹魏为正统,如果当朝皇帝不同意他这种尊刘抑曹的观点,估计他肯定不会把《三国演义》写完。
是不是觉得少校这么说有点不可思议?我们下面从罗贯中的个人经历以及三国演义中的三个细节来说明这个问题。
1.罗贯中的个人经历。
罗贯中出生在元朝末年,正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候。罗贯中也不甘寂寞,他有志图王,加入了当时势力比较大的张士诚一方,在张士诚处呆了三年,无所作为后离开。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打败张士诚,陈友谅。建立了统一的大明帝国,像罗贯中这样有案底的人就不会被重用。导致了罗贯中对明朝及朱元璋个人的极度不满。
2.三国演义中的第1个细节:曹操和朱元璋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我们都记得三国演义中曹操把汉献帝抓到许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而现实中,朱元璋将小明王韩林儿抓在自己身边,挟天子以令诸侯。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在三国演义中,代指现实中的朱元璋。
3.三国演义中的第2个细节:曹操杀光吕伯奢一家,与朱元璋杀了郭子兴的儿子。
吕伯奢对曹操有救命之恩,又是曹操父亲的结拜兄弟,他救了曹操一命,但曹操却因为疑心***了吕伯奢一家。而现实中朱元璋的恩人是郭子兴。郭子兴不但给了朱元璋军权,还将自己的义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在城市后将郭子兴的三儿子郭天爵杀死。罗贯中在这里用曹操的恩将仇报来讽刺朱元璋。
4.三国演义中的第3个细节:曹操调戏***邹夫人与朱元璋接纳张士诚,陈友谅的妻妾。
在罗贯中笔下,曹操是好色的,而且喜欢调戏***。而在现实中朱元璋在击败张士诚和陈友谅后,将他们的妻妾占为己有。罗贯中在这里用曹操行为反讽朱元璋。
从罗贯中的个人经历及三国演义中所透出来的一些蛛丝马迹,我们可以看出罗贯中对明朝以及朱元璋是不满的。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就代指现实中的朱元璋。所以罗贯中尊刘抑曹这个观点,是不会改变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讨厌三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讨厌三国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