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历史框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夏朝历史框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夏朝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一个部落?
  2. 与夏商周相比 秦朝最显著的不同?
  3. 中国历史上从夏朝开始到清朝灭亡的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是怎样的?你怎么看?
  4. 为什么有人老是说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而不是夏朝?

为什么夏朝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一个部落?

因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具备了国家的框架,权力统一,分工合作,有法制约束,而部族不具备这样的趋形,部族的管理和分工是松散的。

夏朝历史框架-夏朝框架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家有统治人民的机构和军队,而夏朝是第一个建立军队,特定刑法,设置监狱的国家,所以说夏朝建立的是国家而不是部落

与夏商周相比 秦朝最显著的不同?

夏商周从国家形式上讲属于奴隶制,从法律讲没有统一的规范,好恶都是最高统治意原表达。

夏朝历史框架-夏朝框架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政治体制僵化土地也为奴隶主所有,这就造成了生产与生产力矛盾的不可调和从而使奴隶制最终走向灭亡。秦,是中华历史上苐一个封建制度体系的王朝。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来治理国家,打破了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统一了中央集权,建立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重新建立了士地分配制度,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框架的稳定。夏商周与秦的区别简单的说,就是政治制度土地的使用权的不同。

夏朝历史框架-夏朝框架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历史上从夏朝开始到清朝灭亡的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是怎样的?你怎么看?

现在喜欢历史的人还是有不少的,毕竟很多有趣的历史知识既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同时还能得到很多有用的启发,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的手段。历史其实并不难学,只需要掌握好大致的框架即可。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只需要大致知道有什么朝代、某个朝代大致对应的时间即可,如果要往深里学,记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事实上,单纯记时间很枯燥很无聊,最好能将所要记的时间同某个***给联系起来,否则记了也没多大用处。

再说回皇帝,秦朝以前并没有皇帝的说法,一般叫王、大王、天子之类的,皇帝是秦始皇灭六国后,为彰显自己的功绩,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称为皇帝。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称皇帝开始,到公元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这2132年里,中国共有皇帝422人。

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君主是没有称皇帝,也就是说,某一个***的皇帝人数跟该***的实际君主数并不相同。

这里金兔找来了历史上部分皇帝的寿命,如果想要知道某个皇帝的在位时间,也很好推算。以刘邦为例,刘邦是公元前202年登基称帝,公元前195年去世,那么这段时间就是刘邦在位的时间。

刘邦之后是刘盈,因为继承刘邦的皇位,去世的时间是公元前188年,所以从公元前195年至公元前188年即为汉惠帝的在位时间。

当然,仅仅是记时间很无聊也很枯燥,大家就挑着来看,也可以将之收藏下来哦。

为什么有人老是说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而不是夏朝?

大一统”这三个是有足够的内涵的,它意味着,这个国家在政治上的统一、军事上的统一、文化上的统一和思想认知上的统一。不是一个国号的统一。

一、夏朝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

夏朝形成时,其势力范围并不算大。由于受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夏王朝能统治到的区域仅限于黄河中下游一代,也就是河南大部分地区,山西南部,河北、陕西和山东的一部分而已。这些属于夏王朝直接管理的地方。但是,从历史记载上我们发现,夏朝不停迁都,并没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实,夏王朝在进行夸张的时候,也是依靠自己部族的实力侵占邻近部族的地盘,然后为了稳固***,就搬到那个地方附件居住。这种半农耕、半游牧的生存模式,并没有一个都城的概念。夏王带着自己的家臣居住在哪里,哪里就是都城。

在华夏民族能直接控制的区域之外,往往还有很多部落,这些部落和华夏部落对比,往往因为力量悬殊,而臣服于夏王。每年定时或不定时给夏王进贡,算是叫保护费。富裕的部落送牛羊、金属,一般的部落送粮食、干柴,比较小的部落进贡几根漂亮的羽毛也算认了夏王作大哥。但夏王朝并不直接统治这些地区。这些部落或者叫方国的成员也并不认为他们就是夏王朝的子民。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远远达不到“大一统”国家的水准。

古书记载后羿篡夺夏王之位,后羿本是东方族有穷氏部落首领,但他轻而易举打败了夏朝军队,并篡夺了王位。有穷氏是个夏朝的方国,在今天河南省东部地区。我们可以推测出,夏朝对方国基本有没有什么直接控制权,相当于今天清朝时期,藩国给朝廷进贡的这种朝贡关系。更像是一种有个带头大哥的部落联盟。

二、秦朝的郡县制成就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不仅仅是夏朝,商朝也一样,不过是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商朝可以控制东到东夷,西到关中,北到渤海,南到江淮的广大地区。但是,这些地区也有不少方国。商朝直接管理的区域也是限于中原的核心地区。所以说,商朝不过是个大号的部落联盟。

西周开始的封建制度,成就了大大小小几十个诸侯国。不是周朝不愿意直接统治这些地方,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无法能让周王室直接管辖。这些诸侯国很多倍设立在边疆地区,比如燕国在华夏族群的最北部,齐国分封于东夷旧部地区,楚国更是去开发长江流域。周王室和这些诸侯国的关系仍然是朝贡关系。更不用说东周的乱局,周王室形同虚设。这个时代,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文字、货币、准尺,赵国百姓只认为是赵国人,齐国百姓只认为是齐国子民。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一改过去的分封传统,以郡县制取而代之。然后便统一了文字、统一货比、统一度量衡,整个天下归于一个***管理。从此“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各地郡守均有朝廷委派,各地税收均有朝廷统一征收。政治上没有第二个***对立,军事上统一由中央***指挥。这便是真正的“大一统”。

三、判断是否为大一统王朝,需满足四个条件:

1、是否形成排他性的中央***。夏商周时期的王朝***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和多个***并存。

2、中央***是否有地方的人事任命权。秦朝之前,方国、诸侯国相当于分家,自己的国家人事权、税收权均归自己控制。而秦朝开启了郡县制,地方长官均有中央***任命。即便到了西汉前期,封国的丞相亦然是由朝廷委派。

3、是否有统一的行政管理政策,自秦朝开始,国家政令出自朝廷。而秦朝之前,无论税收、募兵、爵位制度都无法做到统一。

4、是否有统一的文化和思想。秦朝之前,各个诸侯国之间各自独立为政,各有各的治国之道。而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制度、文化的统一使华夏民族真正实现了大融合,并在不久之后形成了汉民族。

夏朝是个朝代,但不能称为统一国家,因为夏王不过是联盟之首罢了。秦朝是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因为他小弟们早已成为他的组成部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历史框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历史框架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