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金融开放步伐,外资机构纷纷发声!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金融大门持续敞开。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试点,到外资银行、证券公司的准入,再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产品创新,每一步都见证了中国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

  近期,部分接受券商中国记者***访的外资金融机构均表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为内地机构和投资者融入国际市场拓宽了渠道。

  监管层也多次明确表态,要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日前,一揽子支持境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政策也接连披露。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对外开放

  近年来,中国推出的开放政策范围广、步子大。在2018年这轮开放中,全面涉及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并且在保险和证券等领域中,实现了首次允许外资参与控股或全资投入。

  高水平开放,吸引着各类外资金融机构纷至沓来。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发展,见证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与成长。从最初的试点到如今的放开市场准入,外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已逐步深耕。这不仅为外资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中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吸引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可以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在双向交流中,促进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外资机构的积极参与也有助于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也在***访中发现,令外资行高管感受一致的是,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整个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始终坚定。

  “不断推进的高质量双向开放,不仅为境内市场引入了更广泛的优质境外投资者,也为内地机构和投资者融入国际市场拓宽了渠道。”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表示。

  花旗中国前任首席执行官林钰华在2024新年寄语中表示,中国市场在花旗集团全球战略中极其重要。2023年,花旗全球首席执行官范洁恩(Jane Fraser)女士更是两次访华,与客户和监管在内的各方积极沟通互动,凸显了花旗对于中国市场客户的重视。

  而致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通先行者的恒生中国,其金融业务已经覆盖大湾区所有内地城市,大湾区亦占恒生中国业务约三分之一。发挥跨境优势,积极帮助企业把握区域协同发展机遇,满足大湾区客户迅速增长的跨境创富需求,推动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探索区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各项制度性措施渐次出台

  正如日前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释放出的信号: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

  在1月24日召开的***院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与会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通报了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的重点工作,其中,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一方面,深入推进金融改革。潘功胜表示,要着力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融资服务。进一步推进征信市场和支付市场发展。

  另一方面,坚定不移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继续支持香港和上海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潘功胜指出。

  此外,央行明确,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深化国际金融合作。践行多边主义,加强对话沟通,依托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平台,推进全球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落实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牵头做好中美以及中欧金融工作组工作。

  据介绍,为进一步推动内地金融业的高水平开放,深化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决定推出六项政策举措,涉及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资金便利化以及深化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

  一揽子支持境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政策接连披露。例如,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就《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等。

  当然,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有外资金融机构提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步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确保市场的公平、透明和稳定。在推动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我国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