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明朝宁王朱宸濠历史介绍,以及宁王朱晨濠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明朝宁王的后代是谁造反,什么时间,结果怎样
1、被擒,最后全部贬为庶人。太监张忠、御史萧淮等先后告发宸濠之罪行,武宗因下旨收其护卫,令其归还所夺之田。宸濠得知消息后,于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借口明武宗正德帝***无道,集兵号十万造反。
2、从这一角度来看,宁王朱权的遭遇显然让他的后人朱宸濠极为不满,从而成为他起兵造反的原因之一。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九月,因为巡视江西右佥都御史王哲不附己,朱宸濠宴请王哲,结果在这场宴会之后,王哲就突然病逝了。
3、宁王眼看事情败露,于六月十四在南昌起兵造反,诈称武宗非明孝宗所亲生,自己奉太后密旨,入朝监国,杀江西巡抚孙燧和江西按察副使许逵,集结兵力号称十万人,并发檄各地,指斥朝廷。
4、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朱权恃“靖难”之变有功,颇骄恣。朱棣即位后,非但只字不提分治天下,而且还将朱权从河北徙迁至江西南昌,尽夺其兵权,朱权时年25岁。
5、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继位,朱高煦起兵造反,却在宣宗亲征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后与诸子相继被杀。明宣宗朱瞻基和朱高煦是叔侄关系,朱高煦和朱瞻基的父亲是亲兄弟。
6、朱宸濠之乱发生于明朝最有名的昏君明武宗朱厚照时期,也就是专心搞豹房的那位,正是由于武宗贪玩怠政,其身边的大臣和宦官被宁王买通,赢得了武宗的掉以轻心,这才有了这次叛乱的发生。
明武宗时期的宁王叛乱是怎么回事?
宁王之乱,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最后由赣南巡抚王守仁(王阳明)平定。
“宁王之乱”的“主角”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五世孙,朱权原本在“靖难之役”中对朱棣有极大的帮助,但后来遭到排挤打压,封地迁往南昌,后来差点被谋害致死。弘治年间,朱宸濠继承宁王之位。
宸濠之乱,又称宁王之乱,是明武宗正德十四年( 1519年)宁王朱陈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北部及皖南),仅过了四十三天,最后由赣南巡抚王守仁(王阳明)平定。
求明代南昌宁王朱宸濠的资料
明代南昌宁王朱宸濠(1476年-1539年),字士琦,明宪宗朱宸瑶第八子,建文帝朱棣的外孙,宪宗朝时被封为南昌国王,是明朝末年的重要复辟势力之一。朱宸濠的生平事迹如下: 1488年,朱宸濠被封为南昌王。
朱宸濠(1479年-1520年),安徽凤阳人。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六世孙,宁王朱权第四代继承人,宁康王朱觐钧庶子。朱宸濠初封上高郡王。弘治十年(14***年),袭封宁王。
朱宸濠1479——1521 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初,封上高王,弘治十二年【1499】,袭封宁王。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借口武宗***无道,集兵号十万造反,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
于是,怀有野心的宁王朱宸濠借口明武宗***无道,是年六月十四日兴兵,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革正德年号。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集众号称十万,并发檄各地,指斥朝廷。
一 首先,宁王朱宸濠是朱元璋的第17子朱权的玄孙。对于第一代宁王朱权来说,和朱棣一样,都被朱元璋分封到明朝的北部边境,而且都手握重兵。
明朝正德年间宁王之乱 宸濠之乱又称宁王之乱、宁王叛乱,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仅过四十三天,最后由赣南巡抚王守仁(王阳明)平定。
求助明朝末代宁王朱宸濠相关
朱宸濠1479——1521 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初,封上高王,弘治十二年【1499】,袭封宁王。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借口武宗***无道,集兵号十万造反,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
明代南昌宁王朱宸濠(1476年-1539年),字士琦,明宪宗朱宸瑶第八子,建文帝朱棣的外孙,宪宗朝时被封为南昌国王,是明朝末年的重要复辟势力之一。朱宸濠的生平事迹如下: 1488年,朱宸濠被封为南昌王。
要想造反,手中就要有足够的精兵,早在正德二年的时候,朱宸濠就通过贿赂太监刘瑾,得以恢复了早被废除的南昌左卫,后来刘瑾倒台之后,好不容易恢复的护卫又被革除。
对此,在笔者看来,宁王朱宸濠不仅收买了不少明朝大臣和宦官,还对明武宗朱厚照谄媚臣服,这也成为他能够顺利发动叛乱的原因之一。
关于明朝宁王朱宸濠历史介绍和宁王朱晨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