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发展,以及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哪些作用呢?

1、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后,一方面加强了中央对东北方向的控制,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有了大运河,一旦出现不稳定因素,中央军队可以尽快赶到,后勤粮草补给也会比较便利。

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发展-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历史作用1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2 隋炀帝大运河迎来了唐代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

3、运河的开凿,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第一,他把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从此大大缩短了南北的交通,便利于南北的交通。

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发展-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第隋炀帝大运河迎来了唐代的***之治,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隋朝虽 短,可是换来了唐朝的长治和极盛。

隋唐大运河有什么历史意义?》

大运河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融合、统一 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大运河的贯通成为中华文化形成的催化剂。

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发展-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促进南北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沟通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统治,便于隋炀帝巡游,意义: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政治目的,每位帝王在世的时候都希望拥有一些象征性强的功绩,一方面是为了打仗或者统治更加稳固,还有一方面打造自己千古明君的形象。2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并于606年迁都洛阳。

开通的时间:公元605年隋开凿,610年完毕。意义(作用):从主观方面看,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动机包括三点:一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二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三是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

开通目的: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但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隋朝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总结:★★贯穿的城市:北达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浙江杭州),中心城市是洛阳。★★四个渠道: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隋朝大运河开凿时间

1、隋朝大运河开凿时间公元605年。开凿于公元605年,完工于公元610年。隋朝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公有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2、时间:隋朝大运河,605年隋开凿,610年完毕.目的:修运河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是炀帝的功绩,是暴政。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

3、从公元584年(隋文帝开皇四年)到公元610年(隋炀帝大业六年),充分利用了过去开凿的运河和天然河流,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重修了江南运河,终于凿成和疏通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605年隋开凿,610年完毕) 南北分别为辉县和涿郡。作用:大运河通航以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5、隋朝大运河自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凿,至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全部完工,把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永济渠以及江南古运河连成一条大运河。

6、年前的今天,0605年4月14日 (农历三月廿一),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工程分4段进行。

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发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发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