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明朝朱能家族历史简介,以及明朝朱能家族历史简介资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朱能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物?
在朱棣的“靖难四公爵”中,丘福、张玉、陈亨的年龄都比朱棣年龄大,他们三人入伍比朱棣早,从根本上来说,朱能才是朱棣的第一嫡系。
朱能 (1370~1406) 中国明朝将领。字士弘,怀远(今属安徽)人。初袭父职任燕山护卫副千户,守卫燕王朱棣宫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从燕王征漠北,骁勇善战。
朱能出身不高,因为跟对了朱棣,因此成为一代名将。朱能身居高位,为人温和谦逊,将士无人不服。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军事奇才,37岁便英年早逝,成为永乐年间的一大损失,十分可惜。
年(建文二年),朱能随军破广昌、蔚州、大同,并在白沟河之战中担任前锋,击败南军平安部。攻打济南时,朱能驻军铧山,率奇兵从后方袭破南军。十二月,燕军兵败东昌(今山东聊城),朱棣身陷重围,张玉战死。
明朝这个家族世袭公爵250多年,存在感很低,却无人敢动
1、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世袭公爵家族,在明朝时期的存在感远不如魏国公、英国公,但地位却至关重要。那就是世代镇守云南的黔国公一脉。
2、第四代张溶。这位老兄的厉害之处,除了依然位极人臣,最出名的是他成为骂神欧阳一敬手下唯一的幸存者。
3、第九代:张世泽,崇祯十六年(1643)袭封,末代英国公,被李自成军所杀。英国公为明最高世袭公爵,即使是刘瑾,魏忠贤当政,这一家也是稳稳当当,无人敢动。
4、甚至于更重,所以在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了大量的开国功臣,只为稳定统治。生前的朱元璋就如此不相信别人,死后,他更是将这一谨慎的观念贯穿到了自己的陵墓中。
5、这在《明史》中有确切的记载,主要是因为汤和在平定福建时,随意释放了陈友定的余党,使八郡遭到骚扰,在归途中有被山贼袭击,给明军造成损失。因此才没有封汤和为公爵。
6、伸的家族,毛利,是毛利元就的后代,他是日本南部著名的海军将领。在明治时期,毛利家族拥有公爵的爵位。伸的家在山口县的H***I。世代以来,毛利家族的使命就是保护H***I海,家里的每个成员都很会和海打交道,特别是伸,要比其他人都好。
中国古代的异姓王列表
1、周朝的异姓王主要有功臣--姜子牙--齐国先代贵族--殷纣王之子武庚(子姓)--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后来因为叛乱 改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为宋国国君。
2、中国古代的异姓王列表周朝的异姓王主要有功臣--姜子牙--齐国先代贵族--殷纣王之子武庚(子姓)--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后来因为叛乱 改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为宋国国君。
3、【明朝的异姓王总共有】扬王陈公:逸其名。明太祖朱元璋母淳皇后之父(即朱元璋的外祖父),洪武二年追赠扬王。徐王马公:逸其名。明太祖朱元璋妻马皇后之父。洪武二年追赠徐王。中山王徐达:开国功臣之一。
4、清朝活着受封的异姓王则比较典型,都是在清兵入关之后,充当马前卒的,有定南武壮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敬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义王孙可望等等,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臭名昭著。
明朝初年重臣张辅一生有何作为?他究竟因何而死
1、然而,张玉在建文二年的东昌战役中,不幸战死。朱棣感其功劳,追其为荣国公,爵位世袭罔替。虽然荣国公为世袭爵位,但朱棣并没有急于让张辅袭爵,最初只封张辅为信安伯,后来又封为新城侯。
2、成祖即位后参加靖难的功臣都得到了很高的封赏,而张辅只被封为伯爵,这显然是有点偏低了。大将丘福、朱能就对成祖说,张辅父子在靖难之役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能因为他是皇亲就薄待他。
3、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把军权托付给了张辅,下令 “诸军悉受节度” 。 明成祖此举算是“临终托孤”,而张辅也不负所托,坚定地站在了太子一边,配合阁臣的谋划,保证了皇位的顺利传承。
4、不幸遇难,这场战役称之为土木之变,张辅是一位位高权重的重臣,他经历了明朝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他在职期间,大臣们都很尊敬他,包括王振,也不能对他过于放肆。
关于明朝朱能家族历史简介和明朝朱能家族历史简介资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