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三国历史人物官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三国历史人物官职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三国里的官职文武官从小到大的排序是什么

1、文官:丞相 太尉 光禄勋 大司农 廷尉 卫尉 尚书令 大鸿胪 太仆 太常 1御史中丞 1执金吾 1少府 1侍中 1散骑常侍。

三国历史人物官职-三国历史人物官职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三公 大司马、大将军、大司空均位在三公之上,为上公。

3、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位在三公之后,为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三国以后,九卿职权渐轻,并逐步为六部所替代。太常(奉常):九卿之一,掌礼仪祭祀。

三国历史人物官职-三国历史人物官职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大长秋: 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在。所以大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用的官属的负责人,一般由宦官 担任。曹操的祖父曹腾即为“中常侍大长秋”。有些三国游戏将大长秋作为普通官职,是 不适合的。

三国时期的官职时怎样的

1、长 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

三国历史人物官职-三国历史人物官职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三国均置,为天子禁军首领之一。 骠骑将军 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别驾从事 即别驾从事史,汉制,刺史属吏之长,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三国因置。

3、三公 大司马、大将军、大司空均位在三公之上,为上公。

4、文官官职一品丞相:可分设左右三公: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大)司空。二品(九卿)卫尉,太常,太仆,廷尉,宗正,少府,光禄勋,大司农,大鸿胪。

5、东汉末年分三国,因此三国官制和东汉官制基本相同,基本上沿袭了东汉官制。但魏、蜀、吴三国官制不但和东汉有些不同,而且各自也有不同之处。

6、三国官职表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制度大都承袭东汉,分为九卿、内侍、尚书、助理、武官、地方州官等几个方面。九卿有太常,掌礼仪祭祀;光禄勋,宿卫侍从之官。

三国时期官职一览(要标明品级)

文官官职一品丞相:可分设左右三公: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大)司空。二品(九卿)卫尉,太常,太仆,廷尉,宗正,少府,光禄勋,大司农,大鸿胪。

辅国大将军 ,又称大将军,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何进就是这个级别,按九品中正记为一品。骠骑将军,汉武帝设置,以霍去病之功专设,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亦为一品。

具体如下:文官:丞相 太尉 光禄勋 大司农 廷尉 卫尉 尚书令 大鸿胪 太仆 太常 1御史中丞 1执金吾 1少府 1侍中 1散骑常侍。

一品:大将军 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三品:卫将军 四品:四方,四征,四镇将军(比如征西将军魏延)五品:四安,四平将军(比如平北将军马岱)六品:杂号将军 ,又分偏将军,裨将军。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帝王在成为皇帝之前,都做过哪些官职?

1、孙策:讨逆将军、会稽太守,吴侯 孙坚在孙权称帝后被追谥为武烈皇帝,孙策因为后人尚在,只被追谥为长沙桓王,但这里作为特例将孙策一并纳入。

2、督军校尉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督军从事刺史、州牧之属官,多称从事史,分主各事。东汉末临时设置属军事之从事史颇多。 都督领兵将领或地方军政长官之称。蜀于边缘诸郡皆置都督领兵屯守。

3、下属官职有:太史令、博士祭酒、太祝令、太宰令、大乐令等。光禄勋(郎中令):九卿之一,宿卫侍从之官。

历史三国人物的官职?

三公 大司马、大将军、大司空均位在三公之上,为上公。

具体如下:文官:丞相 太尉 光禄勋 大司农 廷尉 卫尉 尚书令 大鸿胪 太仆 太常 1御史中丞 1执金吾 1少府 1侍中 1散骑常侍。

三国演义中的官职及其品级和作用一览 丞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关于三国历史人物官职和三国历史人物官职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