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历史上的隋朝书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隋朝中书令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隋唐的地方官制
唐朝的地方官制,一般说安史之乱以前是州(府)、县二级制;至唐中后期则演变为道、州、县***制。唐代的州、县都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辖境大小、户口多少以及经济发达程度划分为不同等级。
礼部于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唐朝的地方官制,一般说安史之乱以前是州(府)、县二级制;至唐中后期则演变为道、州、县***制。州的长官为刺史。县的长官统称县令。
隋取消郡,只存州县。隋末改州为郡,唐又改郡为州,都是两极制。
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别为:秦朝皇帝之下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皇帝之下以丞相为首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皇帝之下以内阁首辅为首的六部监察制;清承明制。
隋唐时期,设置司隶台(隋)、察院(唐)掌巡察京城内外的地方官吏,并制定有关监察范围的规定。隋代司隶台、唐代察院分别由监察御史执掌。
隋炀帝大业年间有哪些有名的文武百官
1、高颎(541—607)一名敏,字昭玄。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战略家、谋臣,隋代名相。自称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父高宾是上柱国独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
2、大业十年(614年),裴矩随隋炀帝前往怀远镇,并总领北蕃军事。大业十二年(616年),裴矩随隋炀帝前往江都(今江苏扬州)。当时,天下大乱,义军四起,各处郡县纷纷上奏朝廷,裴矩奏知炀帝。
3、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与司马德戡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发动兵变弑君,裴蕴在这次兵变中与隋炀帝等王公大臣一同被杀。虞世基。(?—618年)字懋世,中国隋朝时期人物,会稽余姚人。虞世南的哥哥。
唐朝大将秦琼简介?
1、秦琼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琼(?638年),字叔宝。汉族,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式人物。
2、大业十二年(66年),秦琼随张须陀去征讨瓦岗,张须陀中计战死,秦琼率领剩余部队依附据守在武牢的裴仁基。
3、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隋末唐初名将。勇武过人,远近闻名。初仕隋朝,跟随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后来,投奔瓦岗起义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投靠郑国王世充。
4、左武卫大将军秦琼 唐朝 秦琼 (?-638年)唐初将领。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隋末从张须陀镇压农民起义,后归李密。 密败,为王世充所得。
5、秦琼(571年-638年),字叔宝,籍贯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国隋末唐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秦琼初为隋将来护儿部属,后从张须陀镇压反隋起义军。张须陀败死后,归属瓦岗军李密,任帐内骠骑。
隋朝大将贺若弼的生平历史以及事迹简介?
贺若弼,字辅伯,复姓贺若(公元544年-公元607年)贺若弼简介,河南洛阳人,隋朝时期著名将领,少有大志,甚为骁勇,善于骑射,博闻强识,在当时有很大的名声。
公元581年(隋开皇元年),杨坚受禅登基,改国号隋,是为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就有吞并江南、统一中国之志。杨坚查访可胜任者戍镇江淮。尚书左仆射高颎推荐说:“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没有比得上贺若弼的。”杨坚很是赞同。
贺若弼(公元544—607年),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军事将领。贺若弼出身将门,苦练骑射,机智勇敢。初仕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贺若弼随郧国公韦孝宽伐陈,因作战有功,升任寿州(治今安徽寿县)刺史,开始步入军事领域。
大业三年,贺若弼被隋炀帝加以诽谤朝政的罪名***。贺若弼(544~607)中国 。字辅伯,洛阳人。年轻时会文精武,颇有名气。得北周齐王宇文宪器重,用为记室。不久,升任小内史。善攻战,多谋略。
关于历史上的隋朝书记和隋朝中书令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