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历史初一隋朝大运河,以及七年级历史隋朝大运河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开通大运河的四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 2、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治与灭亡中的开通大运河六省指的是哪...
- 3、隋朝大运河沟通那几条水系
- 4、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时间,意义(作用)隋炀帝为什么开通大运河
- 5、七年级历史问题,隋朝开凿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说明理由,(100字左右...
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开通大运河的四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大运河由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邗沟四部分组成,隋唐以后,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东渐北移与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开通疏浚联结南北方重要交通运输干线的大运河,已经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共识和奉行的基本国策。
隋朝大运河四段分为: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这几段运河连通了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南之传输,其为利也博哉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从公元584~611 年,隋朝先后修建广通渠、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五大段。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治与灭亡中的开通大运河六省指的是哪...
三个点:涿郡、洛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六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
(1)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
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 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全长1794公里,贯通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其开凿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次在扬州开挖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归纳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
隋朝大运河沟通那几条水系
1、至此,以京都洛阳为中心,通过通济渠、永济渠两大渠道,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总长2700公里的中国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广通渠是隋文帝时期开凿的,排除B项。故本题选ACD。
2、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条: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通济渠是从板渚引黄河水,注入淮水。大业元年(605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
3、规模最大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余,北至涿郡,隋朝开凿全长2700公里。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时间,意义(作用)隋炀帝为什么开通大运河
1、政治目的,每位帝王在世的时候都希望拥有一些象征性强的功绩,一方面是为了打仗或者统治更加稳固,还有一方面打造自己千古明君的形象。2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并于606年迁都洛阳。
2、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
3、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条件:隋文帝时经济繁荣,奠定物质基础。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古运河和天然河道基础。
4、隋朝的建立在581年,统一是在589年。历史意义:结束了两晋来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为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沟通南北经济,巩固国家统一。
5、隋文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_①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北方和东南地区的控制,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攫取,以及满足自己巡游江南的愿望。
七年级历史问题,隋朝开凿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说明理由,(100字左右...
从当时来看,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使百姓的生活非常艰难,甚至于民不聊生,增加了生活负担,是隋炀帝暴政的结果。
其实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利与弊,在不同对象上,是有着不同体现的,比如在隋炀帝的身上,对他有利的一面自然就是中央权力的进一步强化。
大运河的开凿大大的损害了国力人力,奠定了隋朝灭亡的基础。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强徵几百万民工修筑运河,因为劳动负担重,监工督责太急,所以不到一年,360万民工死者竟达250万人。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一件大好事。这主要表现在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最重要的通道。此外其价在唐末以后更加显现。
但是,大运河的开凿并不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根本愿意还在于统治者的残暴。运河开凿是客观上促使矛盾激化,促使隋灭亡。说明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对工程建设正确利用。
不过,说是“好事”的,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关于历史初一隋朝大运河和七年级历史隋朝大运河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