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隋朝白瓷的历史,以及隋朝白瓷的历史由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瓷器的历史
- 2、如何鉴定隋代白瓷
- 3、隋朝瓷器介绍及特点剖析
中国瓷器的历史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 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在五代十国时期,柴窑为比较著名的一个产地,它所产的瓷器以天青色为主,仿佛雨过天晴时天空的颜色一般,制作十分精美。而在五代,越窑产的瓷器一度成为了吴越王的御用器皿。
如何鉴定隋代白瓷
1、白瓷生产已较多,质量有较大提高,白瓷胎较白,釉已不再明显青泛黄,而是白中微泛灰兰,接近纯白色了。隋瓷多光素无纹,部分带纹饰的主要以印、划贴为主。
2、隋代白瓷胎质较白,胎釉摆脱了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初始时的釉色,釉面光润。在装饰技法上主要有划花和印花。划花是用尖利的工具在胚胎上刻画出各种花纹,然后上釉入窑烧造,纹样有卷叶纹,波浪纹、莲瓣纹等。
3、器物胎质较白,釉面光润,已基本上看不到如南北朝白瓷中白中泛青或闪黄的痕迹。隋代制瓷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是成功地在瓷胎上***用白色化妆土。
隋朝瓷器介绍及特点剖析
1、它们的胎釉特点是:胎骨厚重,胎土经过淘洗,胎色多为灰白色。其中淮南窑瓷胎较粗,釉的玻璃质较强,透光度好,釉面常有纹片,外壁多施半釉,有流釉现象,釉色青绿或微闪黄。
2、隋代青瓷突出的特点表现有三: 隋代青瓷表现时代特点很明显。南北朝时,北方瓷窑体系刚刚建立,作品造型风格雄放犷达,南方青瓷胎体较薄,比较精巧细致。
3、隋代青瓷的瓷质一类为胎质细腻且瓷化程度良好;另一类为颗粒较粗且瓷化程度较差。常见的器物有碗、盘、杯、壶、盂、坛、罐、尊、钵、灯、烛台等日常生活用具;还有形式美观的***四系瓶及高足盘等。
4、隋代瓷器仍以青瓷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白瓷。隋瓷的胎子普遍较厚,胎质坚硬,釉子无论青绿、青黄还是黄褐,均为玻璃质,施釉不到底,大多数都有垂流现象。隋瓷多光素无纹,部分带纹饰的主要以印、划贴为主。
关于隋朝白瓷的历史和隋朝白瓷的历史由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