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隋朝将军历史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隋朝所有名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沈光简介:隋朝将领,为隋炀帝报仇而被司马德戡射杀
1、沈光(591年—618年),字总持,吴兴人 ,隋朝将领。沈光少时骁勇敏捷,善于***,为天下第一。
2、沈光认为自己得到皇恩深重,总想着竭尽臣节。义宁二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沈光就暗中收罗义勇之士,准备为隋炀帝报仇。
3、元敏,原隋朝内史舍人,“江都兵变”主谋之一。隋炀帝被弑杀后,元敏被授予内史侍郎。后来在随宇文化及北归途中,被忠于隋炀帝的禁军将领沈光砍杀。元礼,原隋朝虎贲郎将,“江都兵变”主谋之一。
4、江都之难发生, 炀帝为宇文化及所杀后, 沈光偷偷地召集义士,将为炀帝报仇。此前, 炀帝宠幸官奴, 把他们叫给使, 宇文化及因沈光勇敢, 才任用他们, 让他总管给使, 在宫内安营。
5、司马德戡领着兵进入营中围住沈光一行,杀了沈光,沈光手下的几百人全都拼杀而死,没有一个人投降,孟才也死了。 宇文化及拥有十几万人,占有六宫,自己的供养与隋炀帝完全相同。
6、简介 618年三月十一,宇文智及与司马德戡、裴虔通***谋杀隋炀帝,裴虔通用司马德戡的部下替换各门的卫兵。裴虔通驱赶殿内宿卫出宫门,右屯卫将军独孤盛问裴虔通,军队为什么这样调动。
大隋开国名将韩擒虎简介,韩擒虎在隋屡战奇功
1、韩擒虎有谋略,作战英勇,他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为平陈战争立下奇功。回到京城,隋文帝升韩擒虎为上柱国,赐绢8000段。
2、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暗中怀有吞并江南的志向,认为韩擒虎有文武之才,平素很有名气,于是就授他为庐州总管,委韩擒虎以平定南陈的重任,很是叫敌人惧怕。
3、韩擒虎多次挫败他们的斗志,这使陈果失去了斗志。
4、公元588年(开皇八年),隋文帝大举伐陈,以韩擒虎为先锋,他率领五百士卒夜里渡江,袭击***石,守城的陈军都醉了,韩擒虎于是就攻取了它。进攻姑苏,半天时间就攻了下来,紧接着又夺取了新林。
5、韩擒虎并没有像历史上称颂的忠臣那样,誓死反抗杨坚的吃里爬外,也许他也认清了北周灭亡是大势所趋,所以很平静地继续在杨坚手底下效力。
6、北周时韩擒虎因军功拜为都督、新安太守,后迁仪同三司。其父去世后,韩擒虎又承袭父亲的爵位,授新义郡公。 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宇文邕伐北齐韩擒虎简介,攻占晋阳(今山西太原)。
隋唐将军裴生平及裴事迹简介
裴仁基年少时就很骁勇,善于骑马射箭。开皇初年,裴仁基担任隋文帝杨坚的侍卫。开皇九年,在隋朝消灭陈朝的战役中,裴仁基冲锋陷阵,因功被授任为仪同,赐缣彩一千段。后来裴仁基以仪同的身份兼任汉王杨谅王府的侍卫。
裴仁基的人物介绍 裴仁基(?-619年),字德本,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北周骠骑大将军裴伯凤之孙,上仪同裴定之子,隋朝末年将领。开皇初年,担任隋文帝的侍卫,后来从军参加灭陈朝和攻打吐谷浑、靺鞨的战争。
裴行俨,是隋末将领裴仁基之子,为人骁勇善战。大业十三年(617年),裴仁基奉命率军讨伐瓦岗寨,虽然多有胜利,但却屡遭监军御史萧怀静陷害。于是裴仁基、裴行俨父子杀死萧怀静,率领部众投靠瓦岗寨。
裴行俭——唐高宗时名臣裴仁基之子裴行俭 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臣。隋将裴仁基之子。著有《选谱》十卷,以及《草字杂体》,今均佚。唐高宗时大臣。
裴仁基,字德本。隋朝河东郡人。隋文帝开皇初年为亲卫,后来从军参加灭南陈和攻打吐谷浑、__的战争。因所立战功,拜为光禄大夫。大业末年,奉隋炀帝之命,镇压占领洛口的瓦岗军。被监察御史萧怀静牵制,被迫投降李密。
隋朝将军历史简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隋朝所有名将、隋朝将军历史简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