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明朝郑和历史典故500字,以及明史有关郑和的记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找一篇赞美郑和的作文
- 2、关于郑和和戚继光的历史姑故事怎么写
- 3、郑和的故事
- 4、谁有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 5、要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不少于500字,急!!!
- 6、一篇郑和下西洋的材料缩成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
找一篇赞美郑和的作文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船舶种类图》、《郑和航海图》、《过洋牵星图》等,都充分证明了当时中国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航海规模、天地双文导航技术等科学技术。时至今日,在世界的航海史上,郑和7下西洋都是空前壮举,无人能破。
郑和我想对你说写作文:郑和,你真了不起!你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你看,扬帆起航的场面多么壮观,苏州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你的船队规模宏大,你的宝船装备精良。
郑和是我国明朝的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率领一支规模宏大的船队一共七次下西洋,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郑和六十多岁时还继续出航。最后牺牲于航海事业。
水面碧波荡漾,鱼儿在隐隐约约的水草中嬉戏着,岸边垂柳在风中翩翩起舞。下了***山,我们走上了穿越池塘的“过洋桥”。桥名源自郑和发明的“过洋牵星图”。
郑和,您多么得伟大啊~您曾率领船队7次远航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而这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船队的规模也比其大得多~您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郑和七下西洋在人类历史上是个伟大壮举,凝聚了中华民族 开放进取、和平友好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我渴望有朝一日, 我们的航母舰队能游弋在五大洋中,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各 地,让和平之光永照大地。
关于郑和和戚继光的历史姑故事怎么写
戚继光的老婆最终没有和戚继光白头到老,在她过继的儿子去世后,她就离开了戚继光回了娘家,从这里也能大概看出,王氏的确是一个性格坚定、敢爱敢恨的女人,而关于她回到娘家之后的记载就再也找不到了。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出身在将门,受父亲教育影响,从小喜爱军事,并立志做一个正直的文武全才的军人。
最后他想出了一道圣旨,给了戚继光取之不尽的财富。但以民族存亡为己任的戚继光,毅然放弃了敌人提供的一切条件,誓死捍卫每一寸土地。创新、大胆、坚持实践也是戚继光的品质之一。戚继光的队伍都是没有军事素养的农民。
【篇一】爱国主义的历史典故阅读 戚继光血战歼倭,勋垂闽浙 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
郑和的故事
郑和,原名马三宝,***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太监。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他一生中七下西洋,出使西太平洋,印度洋等等,为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
跟随燕王之后,耳濡目染,郑和受教育程度又加深了一层。这一切都促使朱棣在寻找下西洋的最佳人选时,首先想到的是郑和。郑和姿貌才智,在内侍当中无人可比,是领航远洋的最佳人选。
谁有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1次) 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郑和每天都派人上岸催促国王尽快派人上船受封,而郭帆则要求郑和上岸受封。双方僵持不下。郑和已经在这个港口等了五天了。他的军队本来可以在下西洋的路上消灭任何一个外国,但他是和平使者,不需要其他国家的领土。
而郑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仅有锡兰(今斯里兰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的防卫性作战。
民间故事西海三宝宦官***称他的远航为三宝太监西海之旅。
要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不少于500字,急!!!
1、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郑和下西洋 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
2、祖的皇位是发动靖难之变后,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的。这在猜忌心很重的朱棣看来,自然是一件最不放心的事。明成祖怀疑他逃到海外避难,恐怕他将来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派郑和下西洋暗中侦察建文帝的踪迹,以杜绝后患。
3、他讲述了在14XX年7月11日的中午,35岁的郑和率领了庞大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加深了中国和东南亚、东非之间的友好关系的故事。
4、郑和使团奉行与海外诸国“共享太平之福”的和平外交方针,赢得了亚洲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与友谊。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建立了亚洲国家之间的和平关系,提高了中国当时在国际上的威望。
5、在下西洋途中,郑和通过航海实践,不断地丰富航海知识,积累航海经验,提高航海技术,使他能率领船队,完满地完成下西洋远航任务。第四,郑和身份特殊,他是******,熟悉***教教义、教规和宗教习俗。
一篇郑和下西洋的材料缩成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
明成祖的个性好大喜功,常常向异域显示中国的富强,对明朝初期对海外的消极政策深表不满,故朝廷对外政策为之一变,即位后便派宦官出国,召各国来朝,此举无疑可以提高明成祖的威望。
他讲述了在14XX年7月11日的中午,35岁的郑和率领了庞大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加深了中国和东南亚、东非之间的友好关系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少了几分衣着的华丽色彩,却增添了几分儒雅飘逸,《郑和下西洋》一书上也记载:郑和身高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是极贵的面相,而且眉目分明,耳白过人,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原来他生来就是一位神***丰仪的非凡人物。
明朝郑和历史典故500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明史有关郑和的记载、明朝郑和历史典故500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