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历史上的明朝功臣名单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明朝功勋排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明初功臣表的介绍

1、明初功臣表是显示明朝建国前后,五个档次爵位中功劳最大的一百五十位功臣名单以及他们的简历。

历史上的明朝功臣名单表-明朝功勋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韩国公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

3、明朝34个开国功臣有:徐达:本位置第二,次于李善长。李善长后坐罪,进位第一,初封信国公。常遇春:本位列第三,次于徐达。李善长有罪,进位第二。1370年,改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

历史上的明朝功臣名单表-明朝功勋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属安微)人,明朝开国功臣。跟随朱元璋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可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李善长是明朝初年的文臣之首,也是明朝的第一任丞相。

5、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历史上的明朝功臣名单表-明朝功勋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冯胜因此上奏常茂激变,两人在南京城互相推委。朱元璋收冯胜兵权,并安置常茂到龙州,四年后去世。

明代开国功臣有哪些?

明朝34个开国功臣有:徐达:本位置第二,次于李善长。李善长后坐罪,进位第一,初封信国公。常遇春:本位列第三,次于徐达。李善长有罪,进位第二。1370年,改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

明朝时期开国功臣有徐达,刘伯温,常遇春,蓝玉,胡惟庸等等。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

朱元璋开国后封了六公爵、二十八侯爵、十一个伯爵,共计45人。这四十五人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六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朱棣功臣排名一览表

姚广孝(1335年-1418年),法名道衍,字斯道。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黑衣代指僧人)。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逝,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

柳升 柳升(?-1427年),字子渐,怀宁人,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田头乡柳畈(原柳畈乡)。早期因承袭父职成为一名武将,永乐年间,跟随明成祖朱棣五次征战,立下不少战功。官至征虏副将军、安远侯。

朱棣手下十大名将有:姚广孝、朱能、郑和、顾成、张信、火真、袁琪、丘福、金忠、朱高煦。朱棣登基后,他的爵位排第二,后来又不断加封,在外出征战时,朱棣亲自去送别,死后还配享了太庙。

张玉 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李景隆。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葬于长陵,庙号太宗。

战死的两大开国功臣在永乐年间,朱棣的四大开国功臣可谓是名震天下,民间流传有张玉善谋,朱能善战的传说,这两个人就像朱棣的左膀右臂一般,帮他打下江山。

关于历史上的明朝功臣名单表和明朝功勋排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