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隋朝开凿大运会的历史背景,以及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大运河的开通时间及目的
1、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2、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大运河是在605年至610年开通的,共分四段。 1.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 开通济渠。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颖)。
3、时间:605年。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意义:大大加强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4、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5、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是啥时谁修的
1、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下令修建的。始建于春秋时期,后在隋朝时完成建设。京杭大运河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全长17***公里,这条运河连接着杭州、北京两地,它对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有巨大贡献。
2、京杭大运河始是隋炀帝主持建造的,京杭大运河是一条人工运河,始建于隋朝,疏通于明清,耗费了几百年时间才基本完工,期间历经三次较大兴修,最后一次才算完成并称作“京杭大运河”。
3、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后在隋朝时完成建设,它是由隋炀帝下令修建的。京杭大运河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全长17***公里,这条运河连接着杭州、北京两地,它对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有巨大贡献。
4、京杭大运河是由隋炀帝杨广主持建造的。在公元七世纪初隋炀帝统治后,迁都洛阳。
5、京杭大运河是春秋时期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规模最大的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意义及贯穿的城市与渠道】公元618年,隋炀帝派遣大量劳工开凿大运河,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北达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浙江杭州),中心城市是洛阳。
目的:(1)加强南北交通;(2)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作用:(1)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2)意义:它的开通,大大加强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公元605年开始,公元610年完成,耗时五年时间。
关于隋朝开凿大运会的历史背景和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