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三国历史马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三国里面马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马谡的结局是什么?马谡真的是被诸葛亮斩杀的吗?

1、第一个结局是马谡当初并没有被诸葛亮处斩,而是逃跑了,而且之后还改名为宁随。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马谡又再次回到蜀国为蜀汉效力。

三国历史马谡-三国里面马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把上述几个传记的内容联系起来,可以作出比较有逻辑性的臆测:街亭失守后,马谡知道自己犯了大罪就畏罪潜逃了,过段时间最终被缉拿归案,被诸葛亮判了***,在等待行刑的日子里,马谡在狱中病死。

3、后来蜀军失去了水源,几次抢夺之下又没有成功,最终不战自溃,马谡终于还是丢了街亭。

三国历史马谡-三国里面马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国名人之蜀汉越太守参军马谡简介

马谡(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他一生中最出名的***是失守街亭,被斩。

马谡字幼常,是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东南)人,为马良的弟弟。“马氏五常”,是当地很有名气。马谡其人“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见《三国志。蜀书。马谡传》),在军事理论上很有一套。

三国历史马谡-三国里面马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马谡简介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

马谡是个刚愎自用的人。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官 职:越嶲太守、丞相参军 马谡——失守街亭的蜀汉将领 马谡(190-228),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

马谡是谁

(190年~228年),湖北宜城人,字幼常,三国时期蜀汉大将,侍中马良之弟。马谡“才气过人”,深受蜀汉丞相诸葛亮器重,曾被诸葛亮用为参军,但后来马谡却于诸葛亮北伐时因作战失误而失守街亭,被诸葛亮挥泪处斩。

马谡(sù)(190-228),字幼常,籍贯荆州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官至越希太守。马谡少时素有才名,和兄长们并称为“马氏五常”。马谡是马良之弟,素有才名,得到诸葛亮赏识。

马谡是三国时的将领。他与哥哥马良,都在刘备手下做官。 马谡爱好谈论军事,丞相诸葛亮很看重他。但是,刘备总觉得马谡好 高谈阔论,说话不踏实。刘备临死前,曾经对诸葛亮说:“马谡此人言 语浮夸。

马谡(190-228)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初从刘备取益州,官至越嶲太守。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深得诸葛亮器重,而刘备临终对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亮不以为然,以谡为参军。

马谡(sù)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简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三国历史马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三国里面马谡、三国历史马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