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率土之滨周朝历史,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诗经》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语句,这反映了...
- 2、与周朝有关的历史成语。
- 3、前922年是哪个朝代
- 4、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什么意思
- 5、作为战国末年周王室分裂的产物西周,在历史上他有推行了哪些重要制度...
- 6、周公摄政,周公为稳固周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
《诗经》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语句,这反映了...
1、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故B.项正确;A.是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C.是封建社会时期,北魏到唐中期出现的土地制度,D.是封建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故排除。
2、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北山》,写于西周末年,反映的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分封制。
3、整句话意思是:普天之下,都是王的土地和管辖范围,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是王的臣民。言下之意是所有土地都是属于当朝皇帝的,而所有土地上的官员都是皇帝的臣子。
4、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出自《战国策》,意思说的天下的土地,都是君主的土地。有土地的地方上的人,也都是君主的子民。这是意思在说君王的权力的至高无上,一般用于臣子劝谏诸侯的语句。
5、“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小雅·北山》,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意思:广阔无垠的中原大地,都是国家的领土;这片水土养育的人,都是华夏儿女。
与周朝有关的历史成语。
1、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而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2、沉鱼落雁;一鸣惊人;班门弄斧;邯郸学步;叶公好龙;后生可畏;东施效颦;退避三舍;大义灭亲;老马识途;还有好多记不清了。
3、太公钓鱼 指姜子牙在渭水边垂钓,以待贤主,后来发展成歇后语,后半句是愿者上钩。求仁得仁 孤竹国的储君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两人互相避位,同道周国养老。后来周武王越权发商,两人不食周粟而死。
前922年是哪个朝代
周穆王 中国周朝第五代王。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国历史上最富于神话色彩的君王之一。传说享寿105岁,在位时间约为55年(公元前***6年-前922年,一说公元前1001年-前947年)。
周朝(前1046~前771)分西周(前1046~前771)和东周(770~256),共经历了791年,三十八个朝代。
辽朝(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你看广褒无垠的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你看各处封土的天边尽头,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出自先秦佚名《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全诗如下:陟彼北山,言***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2、整句话意思是:普天之下,都是王的土地和管辖范围,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是王的臣民。言下之意是所有土地都是属于当朝皇帝的,而所有土地上的官员都是皇帝的臣子。
3、意思是:你看广褒无垠的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你看各处封土的天边尽头,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出处:《小雅·北山》原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4、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解释整句话意思是:普天之下,都是王的土地和管辖范围,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是王的臣民。
5、普天之下,就是普天下(凡是天下),“之”是句中助词无实义,下句的率土之滨,就是率土滨(凡是有水土)。整句话的意思是“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没有不是帝王的臣民。
作为战国末年周王室分裂的产物西周,在历史上他有推行了哪些重要制度...
1、西周时期的主要社会制度有分封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礼乐制度、西周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等。“西周”除了朝代名,还是东周时期的国家名称,即西周侯国(前367——前256),是战国末年周王室分裂的产物。分封制度。
2、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 ★★(观点:一种重“分”的国家(邦国)体制建立起来。王权与贵族的权力结构已经萌芽。)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之后,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和分封制。
3、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内容: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 被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 3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
4、当时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着山戎、鬼方、羌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经常侵扰周的边界,掠夺财富。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派王室贵族等直接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另一方面也对这些少数民族起到了威慑作用。
5、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的既定制度 ,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的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
6、分封制就是,算了,下面百度:西周分封制:①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王把某一地区的土地连同该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侯国,拱卫王室。
周公摄政,周公为稳固周的统治***取了什么措施?
1、第一,在洛水北岸营建新都城--洛邑, 进一步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周公把商朝的“顽民”强行迁到洛邑,调来八师军队进行看守,并以此作为东部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
2、而在真正控制了东方地区后,周公他们又更加积极地推行稳定政治的措施。这便是分封诸侯、营建都城、订制礼仪制度。分封制是周代政治统治的重要特征,也是适应周初政治局势的需要,周公则是分封制度的首创者。
3、周朝灭商后,西周的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稳定的政治制度。当时有四种制度支撑着周朝:封建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封建制度是西周王朝的政治制度,也是其统治的核心,有助于加强其对全国的统治。
关于率土之滨周朝历史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