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汉朝历史知识题库,以及汉朝历史考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初一上册历史题!
- 2、高考古代文化常识100道判断题
- 3、哪个堪称是汉代西北历史资料的宝库?
- 4、汉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5、汉武帝实现了大统一,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请举出他为实现大统一所采取的...
- 6、大一统的汉朝有什么措施
初一上册历史题!
1、①聪明的同学,你认为***的回答怎么样?你能诊断出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写出错处并简单说明理由。
2、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2006年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专案。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3、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
4、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 历史之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秦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陈胜吴广起义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史记 。
5、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6、初一历史期末测试A卷 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表格内。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100道判断题
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C) A势如破竹; B出奇制胜; C专心致志; D渭分明。 9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C)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吴道子。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 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D.表字,古时人在本名以外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别名。 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
即,文化常识判断题主要考查“文化”方面的常识。公务员笔试行测文化常识积累,比如: 1)古代主要节日 比如,寒食: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介子推)。
哪个堪称是汉代西北历史资料的宝库?
1、长城是有史以来唯一在太空中可见到的三度空间建筑物。以现代科技来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国竟能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实在难得。长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颇不相同。汉代以泥和芦苇修筑长城。
2、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
3、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奋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在所有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而著称于世。
4、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 水等”。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
汉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西汉灭亡:重用外戚,政局混乱宦官专权,国家权力削弱。
2、西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汉元帝即位后,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西汉诸多制度上承袭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3、西汉和东汉灭亡的原因是一样的。无论西汉还是东汉,皇帝的治理不正确,所以汉朝灭亡了。据说汉朝在强盛期突然衰弱到灭亡,这是毫无疑问的。汉朝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
4、土地私有化太过于严重,大量的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地主势力过于强大,后期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黄巾起义导致了一些地方武装兴起,中央没有了控制权。可以说汉朝的十分兴盛的同时,后期内忧外患,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
5、两汉灭亡真实原因是外戚霍乱、宦官霍乱两个原因这才是两汉灭亡的真实原因。最重要灭亡原因就是外戚弄权。西汉平帝刘衎、孺子婴(刘婴)两位都是由王莽扶持起来的傀儡。最后,王莽将孺子婴圈禁起来自己称帝也。新朝也算汉朝。
6、汉朝灭亡的原因有:外戚与宦官争权;农民生死存亡的挣扎和随之而来的起义;地主势力过于强大,土地私有化过于严重,后期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汉武帝实现了大统一,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请举出他为实现大统一所***取的...
1、①“太初历”。②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出现大思想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汉赋作家司马相如等。
2、”汉武帝***纳董仲舒的建议,提倡大一统,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汉武帝还创建了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封建官学制度。此外还崇尚法治。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
3、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设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经济上把地方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4、中央统辖地区日益扩大。刺史制度的作用:汉武帝创建了刺史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整个官僚机构的控制。刺史制度是一项打击诸侯王、郡守和地方豪强的措施,是一种比较严密的监察制度,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起过重要作用。
5、经济上,盐铁专售,将暴利行业收归国有;全国制造五铢钱,统一铸币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唯一正统思想。军事上,北击匈奴,解除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朝的威胁。
大一统的汉朝有什么措施
1、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汉武帝大一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破格录用人才(如董仲舒、卫青等)。改革官职,组成内朝和外朝,加强皇权。
2、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取了哪些措施政治: (1)***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等。 (2)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
3、.政治方面: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汉初刘邦为加强对地方统治,分封了许多同姓王,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相对独立、管辖范围广。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的权力很大、威胁中央集权。
汉朝历史知识题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汉朝历史考点、汉朝历史知识题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